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

ID:19450314

大小:909.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0-02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_第1页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_第2页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_第3页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_第4页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健康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论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漏﹑脱肛﹑息肉痔、锁肛痔等古代文献中统称痔疮﹑痔瘘直肠肛管的发生胚胎期,人体的原始消化管称原肠原肠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直肠来自后肠,属内胚层肛门来自原肛,属外胚层胚胎早期(第四至五周),尿囊根部、后肠和尾肠三者汇合成为泄殖腔,其腹侧壁内胚层和外胚层直接相贴,成为泄殖腔膜泄殖腔—胚胎发育第7周被尿直肠膈分隔尿生殖窦→膀胱、尿道、阴道直肠泄殖腔膜尿生殖膜肛膜原始会阴肛膜周围结节状隆起—肛突→原肛胚胎发育第8周,肛膜破裂,原肛与直肠相通,原肛的开口即为肛

2、门解剖生理概要肛门直肠消化道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直肠生发于内胚层,肛管生发于外胚层。齿线为其分界生理功能排泄粪便、分泌粘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直肠位置上端下端全长约12-14CM形态大小直肠乙状部上部直肠下部直肠直肠壶腹直肠弯曲与骶椎腹面的关系密切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肛直角(肛管直肠角)与腹膜的关系前面上2/3两侧上1/3后壁直肠组成黏膜层丰厚黏膜,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疏松直肠上动、静脉窦状静脉丛肌层与结肠相同-平滑肌层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浆膜层前壁上1/3、两侧壁上2/3有腹膜-浆膜其

3、它部位-结缔组织构成的外膜直肠瓣直肠黏膜上三个半月形皱襞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层构成位于距肛6-7、8-9、11-12cm处位置排列为:左-右-左Kohlrusch氏瓣-相当于腹膜由直肠前壁返折到膀胱或子宫的水平作用-支持直肠内粪块,防止粪便逆行,并减缓粪便运行至肛门时间肛管形态-直肠壶腹下端至肛门之间的狭窄部长约3CM,前壁较后壁稍短管腔呈前后位纵裂状,排便时扩张成管状位置上端下端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表层-复层上皮下部-鳞状上皮肛管直肠柱(Morgagni柱)肛柱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黏膜皱襞纵形

4、皱襞6—10个肛直线(Herrmann氏线)直肠柱上端的连线肛门瓣(analvalves)直肠柱下端之间半月形黏膜皱襞6—12个肛隐窝(Morgagni隐窝)肛窦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黏膜形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6—8个底部肛腺导管开口肛乳头(analpapilla)直肠柱基底部三角形乳头状突起2-6个齿线(dentateline)梳状线距肛缘3CM齿线以上为黏膜,即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齿线以下为皮肤,即移行扁平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之间的交界线临床上区分内痔与外痔的重要标志肛门括约肌外括

5、约肌—随意肌受脊髓神经支配皮下部环状肌束围绕肛管下部内括约肌外下方括约肌间沟肛白线浅部起源于尾骨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至肛管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中心键深部环状肌束浅部的上外侧作用-肛门括约功能或自制力的维持内括约肌—不随意肌肥厚的直肠环肌,围绕肛管的上部特性直肠-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在外来刺激作用下或附近随意肌的收缩,能反射性引起其肌张力增强扩肛作用协助排便作用具有消化道环肌层的固有特性-易痉挛参与随意性抑制作用肛提肌载托盆内脏器、启闭肛门、协助排便分为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

6、排便自制反应感觉中心联合纵肌肛周结缔组织系统的轴心自制作用支持作用肛管直肠环-对维持肛门自制起重要作用手术时切断,可引起肛门失禁由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的肌环间隙骨盆直肠间隙(两个)肛提肌以上,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的两侧直肠后间隙(一个)骶骨前面与直肠后方之间骶神经丛﹑交感神经支及直肠下动脉﹑骶中动脉坐骨直肠间隙(两个)肛管两侧,肛提肌下方,坐骨﹑闭孔内肌两侧间隙内—肛门动脉及神经“蹄铁形”脓肿在肛管前方和后方,感染时脓液从一个坐

7、骨直肠窝通至对侧坐骨直肠窝动脉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终末支在直肠上端分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齿线上分出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直肠下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大小与分布不规则肛门动脉阴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腹主动脉分支与直肠上﹑下动脉吻合静脉直肠上静脉丛齿线以上直肠黏膜下层右前、右后、左侧较为屈曲、丰富,为母痔区形成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脾静脉、门静脉无瓣膜,穿过肌层时易受压迫,扩张形成内痔直肠下静脉丛齿线以下,直肠肌层以外,肛管皮肤以下汇集于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入髂内静

8、脉,进下腔静脉侧枝循环通路肛白线附近互相交通,使门静脉系统与体静脉系统相通淋巴上组齿线以上,包括直肠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以及肠壁外淋巴网向上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腹主动脉根部淋巴结向旁肛提肌上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向下坐骨直肠窝淋巴结—髂内淋巴结下组外括约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网—腹股沟淋巴结—髂外淋巴结经过吻合支相通神经直肠植物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齿线以上黏膜痛感迟钝,直肠胀满、按压时不适肛管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分支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