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

ID:19480812

大小:586.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9-27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_第1页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_第2页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_第3页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_第4页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格拉底生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雕塑作坊。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而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性格与外貌:身材矮小、头颅硕大、面目丑陋、衣着朴素,生性纯朴。不修边幅、一年四季光着脚、披着破旧的衣服与人讨论各种问题,或者仰面朝天思考哲学问题。家庭:与臧蒂普结婚,有三个儿子。其妻是个当时家喻户晓的恶妇。苏格拉底之生辩论与沉思苏格拉底的日常生活真是要多简单有多简单,他所做的事常有两个:沉思及与人辩论。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关于他

2、的思想,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学生克塞诺封、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了解。辩论每天,他一早起来后,就在雅典的大街小巷串来串去,找这个,找那个,上至将军法官,下至皮匠乞丐,与他们进行对话、辩论,以寻找他所要找的真理,他的身边经常围着一大帮人,这些人中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有的是未来的将军,有的是穷光蛋,还有的是像柏拉图一样的阔少。这群人把苏格拉底当做老师,把他的每一句话铭记在心。苏格拉底经常带着他这群学生各处兜风,让他们听听他如何把将军、贵人、执政官们弄得下不了台,只有承认自己是笨蛋。沉思除了辩论,苏格拉底做得最多的另一件事就是沉思,他经常不知不觉地陷入沉思,忘却

3、了整个世界。苏格拉底之死:有人以“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两项罪名对他提出指控,被判死刑。他拒绝了朋友们的救助,最终以身殉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可能没有哪个人的死会比苏格拉底更具有理性的光辉,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法庭宣判时,苏格拉底从容地说:“我将服从上帝,而不是你们。”也就是说,他尊重的是更高的原则,而不是错误的审判。这种更高的原则是什么呢?两千多年来一直有人在追寻。在苏格拉底的心中,法律的尊严、人的尊严都要比个人的生死重要得多。也许,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独善其身,但在客观上,他的死唤起了雅典人关于往昔光荣与崇高的记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欧洲的精神传统。两千年

4、后,我们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中,仍然能感受到这种对于理性和尊严的敬重。苏格拉底在狱中仍然与人讨论哲学问题,黄昏时分,狱卒走了进来,他将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接过了那杯毒芹汁,像喝水一样地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床上,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1、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哲学首先

5、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研究的对象:人(由自然转向人事)研究的途径: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因为苏格拉底把哲学关心的重点从自然转向人本身,转移到个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们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自知自己无知而热爱智慧,才是真正的聪明。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而人只是爱智慧。自然界是神的智慧对象,人无法认识。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问题,发现人的共同的普遍的本质,而不是去认识自然。因此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2、德性就是知识(美德论、伦理学)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

6、性。“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愿意追求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是恶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他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他宁可承受不正义的惩罚,也不愿做不正义的事。因为人们对他不正义的惩罚乃是出于无知,而他若

7、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他为“德性就是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道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3、方法论(助产术、辩证法)苏格拉底“接生”的方式很特别。开始的时候,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等人说完了,他会像个一无所知的小孩一样,问别人一些十分简单的问题。当对方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他又会问出第二个同样简单的问题。就这样,几个回合之后,装呆扮傻的苏格拉底就会把对手逼进一个无言以对或自相矛盾的窘境,使对方的无知暴露无遗。人们把这种“精神助产术”总结为逻辑学上的归纳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归纳法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发现,它教会了人们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哲学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