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课诵仪规

早晚课诵仪规

ID:19481542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8

早晚课诵仪规_第1页
早晚课诵仪规_第2页
早晚课诵仪规_第3页
早晚课诵仪规_第4页
资源描述:

《早晚课诵仪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晚課誦儀規早晚課誦儀規淨空法師鑑定有感於許多同學常來詢問,早晚課誦儀規之事。故今匯集修學淨土法門的幾種早晚課誦,供同學們依據自己每日課誦時間的長短來選擇其中一種修學。若能盡此一生,一日無有暫廢,必有成就!一、依淨空老和尚編訂的《淨宗朝暮課本》,請參閱http://www.amtb.org.tw/pdf/zhaomu.pdf,可列印出來,依此課誦本做早晚功課。二、依印光大師教導的方法。《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讚佛偈一遍,念誦佛號百聲千聲萬聲,隨自己閑忙而定。菩薩名號各三聲或十聲,後發願迴向偈一遍。南無蓮池海

2、會佛菩薩(三稱)佛說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百聲、千聲、三千聲越多越好,隨各人的閑忙定數。無論念多少聲,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佛號念至將畢,歸位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4早晚課誦儀規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迴向偈1、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

3、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2、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4、。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上面的迴向偈,任選一種即可,念時要依文義而發心。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迴向文念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三、若工作極忙碌,只要念佛即可,可依李炳南老居士的教導。早晨起床以後,晚間就睡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獻水。合掌恭敬,或跪著、或站著、或盤腿坐著,用至誠心,照著下面的次序念。4早晚課誦儀

5、規南無十方常住三寶(念一聲拜一拜)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一聲拜一拜)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念一聲拜一拜)南無阿彌陀佛(百聲、千聲、三千聲越多越好,隨各人的閑忙定數。無論念多少聲,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念佛時可不必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一聲拜一拜,念三聲拜三拜)南無大勢至菩薩(念一聲拜一拜,念三聲拜三拜)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念一聲拜一拜,念三聲拜三拜)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此為迴向偈,念完再拜三拜即可。)四、專一禮拜阿

6、彌陀佛。身禮佛,心想佛,早晚皆同。拜佛不僅是在鍛鍊身體,而且能懺除業障,祛除傲慢心,以達「身動、心不動」的最佳修行效果。拜完之後再念迴向偈,迴向求生西方。在做晚課時,未誦經前、已誦經後,對佛像前,合掌三拜。如無佛像,面對佛經或是面向西方禮拜亦可。果能如此常行無間,佛必哀憐,求願往生,必能滿其所願。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放光接引,往生極樂。修學淨土法門,當生信願,切勿狐疑。以上所舉,是每日早晚課誦儀規,若是極閑之人,除早晚課外,應時刻不離念佛。半閑半忙之人,當在工作之餘,即便念佛,在四種早晚課誦中,任選其一,定作自己

7、的早晚課誦。若是極忙之人,前兩種早晚課無法完成,可選擇第三種為自己的早晚課。唯在日日堅持,不可間斷,功夫自在其中!4早晚課誦儀規訂立早晚課誦,念佛、拜佛之數,可由少而多,切忌初多而後少,應隨自己的功夫而增加。譬如初始早晚各念一千聲佛號,若過一段時日,能日日堅持,可再增加念佛的數量,如是慢慢一步一步增加,對於自己的信心、行力會越來越堅固,不易退轉。若初始功課定得太多,倘有一天不能完成,一旦懈怠下來,再提起來就困難了。修行切記一暴十寒,要在循序漸進,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務請同學們由少至多,漸漸加量,日日堅持,功夫

8、就在綿密不斷中成長。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敬上二○○六年三月三十日淨空法師專集網站(簡)製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