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

ID:38143419

大小:1.4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_第1页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_第2页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_第3页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_第4页
资源描述:

《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_圣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宗教历史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圣凯课诵是佛教寺院每日朝暮读诵经咒,唱次是文(经咒本文、有关仪文等),末了回诵梵呗、礼赞偈,礼佛行道的仪轨。关于课向发愿(或偈或文,或偈文兼举)。只有后诵的起源,在《法华经·法师品》中,已经缀大众志诚同声念“苏婆师多”或“娑婆有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的记载。度”,在我国念诵仪中很少见,可是在有关所以,可以推测我国课诵的风尚,是从西域法事文的末尾也有称“善”或“善哉”,娑等地的佛教译经家所传来的。我国典籍中最婆度就是善哉的意思。早关于课诵的记载,是在《吴书·刘繇传》我国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所制定的附记东汉笮融的事迹,笮融建可以容纳三千僧尼轨范,其中

2、制定有常日六时行道、饮食人浮图祠,并且课读佛经,使许多喜欢佛教唱食法,这就是课诵斋粥仪。我国原来便有的人都来听道。历代皇帝也有提倡课诵的,经咒、梵呗等较为简单的念诵,晋代后发展如唐玄宗曾下诏命令不空诵《仁王经》,代出忏法,后来陆续有忏法、焰口、水陆等,宗敕命选二十七位沙门为国家长期诵《佛顶唱念逐渐复杂。到了唐代马祖道一营建丛咒》。《佛祖统纪》卷五十三《持诵功深》林,百丈怀海制定清规,唱念逐渐规范化,条中列举了从东晋安帝至宋光宗七百多年尤其在明代,丛林中普遍形成朝暮课诵的制间,僧俗二众念诵佛经特别的事例有十九度。起,可见课诵的普遍及其历史之悠久。课诵的仪轨与制度,古印度是奉行“三一、清规

3、中的朝暮课诵启”仪制,当时普遍讽诵马鸣所作的赞佛诗歌《佛所行赞》,所以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丛林中的早课以诵《楞严咒》为主,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最后陈述回向发晚课以诵《阿弥陀经》和《八十八佛》为中愿。全部过程是“节段三开”,所以称为心,这与宋代以来丛林中的“楞严会”和“三启”。在诵经完毕以后,大众同声念“夏中念佛”有关。“苏婆师多”或“娑婆度”(赞叹经文为微《楞严经》十卷,唐中宗时般剌密帝妙语的意思)。我国古今法事念诵的基本仪译,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制,也是“三启”式的念诵法:无论举行任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何法事,都是先安排赞(香赞或赞偈),其场经》,略

4、称《楞严经》、《大佛顶经》。14世界宗教文化因其内容与其他显教各经论所说多有分歧,中念佛”,丛林在夏安居时,以念佛代替坐历代经录的记录颇相违异,译者、译时、流禅。早餐后,念《大势至圆通章》一遍,传经过等异说纷纭,所以自古以来对于此经《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篇,佛的真伪而多有疑问。本经阐明“根尘同源,号五百声,回向作梵,唱“一者礼敬诸佛”缚脱无二”之理,并解说三摩提的方法与菩十句愿偈,三归依结束;第二堂佛事,念萨的阶次,是开示修禅、耳根圆通、五阴魔《观经·杂想观章》一篇,《往生咒》三境等禅法要义的重要经典。此经所说常住真遍,佛号五百声,礼阿弥陀佛十二拜,三菩心性清净体,与台、贤二

5、家圆教宗旨相合。萨各一拜,三归依后回堂;午饭后,念《大《楞严经》所说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对于忏悔文》,佛号五百声,三归依后回堂;晚禅宗的参究可以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同课诵《阿弥陀经》,放蒙山;晚上,念《观时,详细说明了圆顿禅的途径,也给禅修者经·上品上生章》一遍,《往生咒》三遍,以警策。佛号千声,礼阿弥陀佛十二拜,三菩萨各三自宋代以后,《楞严经》盛行于禅、教拜,三归依后结束。所以,明清丛林的晚课之间,各宗派义解僧都依自己宗派的观点注以《阿弥陀经》和念佛为主,这主要是丛林解《楞严经》,使《楞严经》的注释书多达中念佛盛行的结果。48家,居《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心经》之后。同

6、时,宋元以来的禅二、袾宏《诸经日诵集要》宗丛林,于夏安居结制中,为祈福除魔而祈求安居能够顺利进行,设立“楞严坛”,自依现有文献,丛林明确出现早晚课阴历四月十三日至七月十三日,每日于佛殿诵的时间是在明朝,如明代僧费隐通容集众僧诵《楞严咒》,这就是“楞严会”。(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丛林南宋之真歇清了在补陀山,于夏中为病僧作两序须知》“首座须知”提到“早晚课诵勿普回向文而诵咒,即为“楞严会”之始。于失”,明代僧元贤(1578-1657)所撰,为霖楞严会上,大众坐位之图,称“楞严图”。道霈重编《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出现“至晚《修百丈清规》卷七记载,维那选声课后,与诸人相见”

7、。早晚课诵的规范化,音清脆者为“楞严头”举“南无楞严会上佛与明朝政府对清规的重视有关。现存的《敕菩萨”三声,大众和声;其次,唱经首“妙修百丈清规》前有明代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湛总持不动尊”,诵《楞严咒》;诵咒后,住持僧忠智在正统七年(1442)的奏文中提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声。最后,维那到: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下旨:“诸唱真歇清子所作的《普回向偈》“上来现前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永乐十年比丘众,讽诵楞严秘密咒……摩诃般若波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