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

ID:19499811

大小:3.5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2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_第1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_第2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_第3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_第4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眼底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中的作用杏林眼科中心杏林医科大学东京,日本AkitoHirakata背景:视盘小凹黄斑病变不用激光光凝,仅手术诱导PVD,对于视网膜复位和改善视力有效。(Hirakataetal:Ophthalmology2005)然而,绝大多数患眼需要几乎1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前视力=0.1术后2个月视力=0.4术后6个月视力=0.8术后12个月视力=1.2背景:视盘小凹黄斑病变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视网膜

2、自发荧光成像(FAF)在监测先天性视盘小凹相关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作用方法OCT(CirrusHD-OCT4000或StratusOCT)FAF(HRA-2)12位患者(8–56岁)评价形态学变化:未行激光治疗的玻璃体切割术前及术后:10眼经验性自然病程:2眼38岁男性,视力=1.2无赤光自发荧光内层网膜分离内界膜脱离外层网膜分离术后1个月视力=0.4术后2个月视力=0.7术后10个月视力=0.8手术视网膜脱离外节内层网膜分离外层网膜分离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无赤光无赤光无赤光自发荧光自发荧光自发

3、荧光8岁男孩视力=0.4钝挫伤后2月无赤光自发荧光术后10天视力=0.4术后1年=0.7无赤光自发荧光自发荧光无赤光OCT结果术前(n=12眼)外层视网膜分离:12眼内层视网膜分离:6眼内界膜分离:2眼视网膜脱离:10眼(外层视网膜破裂5眼)术后(n=10眼)视网膜脱离改善:9眼邻近视盘的高度视网膜隆起,内层视网膜分离和/或内界膜分离均能快速减轻外层视网膜分离减轻较慢视网膜脱离随视网膜层间分离减轻而逐渐减少视网膜完全复位后,中心凹周围外节缺失仍长期存在FAF结果术前(n=12眼)视网膜脱离和外层

4、视网膜分离:黑色(12眼)网膜下沉淀物:颗粒状高荧光(2眼)不规则黑色区域周围的边缘高荧光(2眼;自然病程)术后(n=10眼)视网膜脱离改善:较术前亮度增加伴随网膜下沉淀物增加的颗粒状高荧光增多;相当于OCT中光感受器外节的厚度增加47岁女性视力=0.3黄斑脱离自然病程无赤光自发荧光结论1)OCT结果提示邻近视盘的玻璃体牵拉是导致视网膜层间分离和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2)FAF图像显示了外节感受器的变化,对应了该疾病恢复的阶段。3)在玻璃体切割术后仍有视网膜脱离的残留时视力也有改善,推测视力改善

5、可能缘于光感受器外节的重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