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ID:19505896

大小:10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一)(七上文言文部分)1、《幼时记趣》沈复(清散文家作家词人)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

2、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同步测试:一、语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以土lì()tū()者为丘,āo()者为hè(),神游其中,yí()然自得。2.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意思。(1)明察秋毫:(2)庞然大物:(3)夏蚊成雷:[来源:学科网ZXXK]3.根据提示填空。(1)本文作者,字,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代文学家。(2)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句的“其中”指代的内容是:(原文的句子回答)[来源:学§科§网](4)古代有很多诗句是描写儿童游戏的,请你默写两句。4.找出文中的2个通假字,并做解释。(1)

3、通,()(2)通,()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以虫蚁为兽()(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驱之别院()(4)常蹲其身()6.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1)之①物外之趣()[来源:Zxxk.Com]②昂首观之()③为之怡然称快()④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⑤至之市()(2)察①明察秋毫()②必细察其纹理()7.本文童趣横生,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间凸现童真。请你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用。6(1)冲烟飞鸣(2)定目细视8.汉语中某些动物的叫声有其相对固定的词来描绘,如本文中的“鹤唳”。请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马犬狼虎猿狮鸟二、课内阅读【甲】夏蚊成雷,私拟作

4、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怡然称快。【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________,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9.照原文内容,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甲】【乙】10.翻译下列句子(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来源:学科网](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11.【甲】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2.【乙】段划线句子给你什么感觉,作者为什么这么写?13..有同学根据【甲】段拟写了一

5、副对联,请你补写所缺内容。耳闻□□□□□□群鹤舞空14.沈复的《幼时记趣》写得异姓盎然、充满生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三峡》郦道元(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同步测试: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清荣峻

6、茂,良多趣味()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绝多生怪柏()()6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⑧自三峡七百里中()2.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4.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

7、法,其作用是。6.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答: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8分)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⑶沿溯阻绝(沿:)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⑹或王命急宣(或:宣:)[来源:]⑺每至晴初霜旦(旦:)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响:)(9)属引凄异(属:引:)8.译句:(4分)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