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ID:19513807

大小:42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3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_第1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_第2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_第3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_第4页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2013级基地生文香艳2013-10-14概述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axia-telangiectasia,AT)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0.5~1.0/10万人口。它是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分泌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Louis-Bar(1941)首先描述了该病,Boder和Sedgwick(1977)综述分析了该病例,命名为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发病机制AT是一种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具有自发性染色体断裂和重排的特征,常见有t(14q+;14q-),即同源14号染色体易位,也有14号染

2、色体与7、8号或X染色体易位的现象。染色体断裂点多见于14q11~q12、7p13~p15和7q32~q35。ATM基因位于1lq22~q23,全长150kb,编码序列12kb,共有66个外显子,外显子长度243至634bp不等,内含子大小从100bp至1lkb不等;1a和1b为选择性剪切位点,在不同的转录中起作用,第4外显子为第一个编码外显子;5/和3/端各有1个非翻译区(UTR),表现为强烈的可变性;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有9168个核苷酸,编码一个有305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350000的蛋白质。ATM基因主要特点:ATM基因突变位点可见于整个ATM基因,无突变

3、热点。(包括确实突变、剪切突变、插入突变、框内缺失等)ATM基因是发现的外显子最多的人类基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它被视为看家基因。ATM基因主要功能:与DNA损伤修复有关;对细胞周期有调控作用;可控制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反应;可介导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可能与性成熟有关。损伤监视网络假说:ATM基因蛋白产物参与构成一条信号转导级联途径,该途径可导致多种不同的结果,如细胞周期缓进、DNA修复、细胞凋亡等。有些AT患者可能出现两个缺陷:①细胞周期调控缺陷,导致细胞周期不能缓进而修复受损的DNA;②DNA修复机制缺陷。两者均造成遗传不稳定性,易患癌症和抗射线作用障碍。而细胞凋亡

4、是由于患者a-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所致。该假说解释了AT患者的表型。临床表现AT是一种累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不良,2/3死于20岁以前。常见异常偶发异常常见异常: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缺陷;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共济失调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尤其是小脑;皮肤和结膜: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以后出现在鼻梁、耳廓和其他部位;呼吸系统:粘膜炎症,常见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扩张;免疫系统:细胞免疫缺陷伴胸腺发育不良,扁桃体和腺样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淋巴细胞减少,血清和分泌型IgA、IgE降低或缺少,并出现低分子量的IgM。皮肤和头发:皮肤或头发色素沉着区域变异

5、,有牛奶咖啡斑,硬皮病变;淋巴网状系统:大约10%患者有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肉瘤和霍奇金病。性腺:性腺发育不全伴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少,卵巢无性细胞瘤或发育不良,不孕。其他偶发异常: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患者检查外周血检查:①血清α-甲胎球蛋白增高;②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中选择性IgA、IgE、IgG减少或缺乏,IgM略高;③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如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的转化率和E-玫瑰花实验的形成率均降低;④血清糖耐量试验异常,但无尿酮及尿糖;⑤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可见染色体断裂、移位。检查脑脊液检查:早期肌电图:提示神经诱发电位幅度降低,中晚期出现运动和感觉传

6、导速度减慢。头颅CT和MRI:均提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第4脑室扩大。诊断治疗AT诊断:AT诊断是基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以上检查,特别是血清α-甲胎球蛋白、IgA、IgE的检测和头颅MRI检查。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后经7射线照射证实DNA修复功能有缺陷有确诊意义。诊断治疗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先证者确诊后,对其同胞兄妹行症状前诊断或对胎儿行产前诊断是可行的。抽提胎儿羊水gDNA及待证者、先证者及父母外周血gDNA,经D11S1818、D11S1819、D11S2179三对(CA)n引物扩增,行连锁分析,判断胎儿及待证者是否遗传了两条致病染色体。鉴别1.Friedreich共济失调

7、该病虽有进行性加重的小脑共济失调,尚有足趾畸形、脊柱侧弯和心脏疾患等异常改变,但无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毛发的早老性变化,亦无血清IgA、IgE缺乏及血清a-甲胎球蛋白增高。2.小脑视网膜血管瘤病(vonHippal-Lindau病)该病有典型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扩大及视网膜血管瘤)以兹鉴别。3.Hartnup病该病有小脑性共济失调,但为阵发性,症状间歇出现,常有光敏感性糙皮病样皮疹及肾性氨基酸尿以与AT相鉴别。预防遗传病治疗困难,应进行遗传咨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