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化学》全册纲要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

ID:19516802

大小:11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3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_第1页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_第2页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_第3页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_第4页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化学》全册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化学》全册纲要一、过滤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无气泡二低: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三靠:小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口靠在烧杯内壁上怎样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上用蒸馏水没过沉淀物,待滤液滤出后,重复2~3次怎样检验沉淀洗涤干净:在最后一次滤出液中加入某些物质,通过现象来判断。例食盐中SO42-的沉淀,可加BaCl2将SO42-沉淀下来,洗涤主要是洗去Cl-、Ba2+等,取其中一种即可,如Cl-,可在最后一次滤出液中加Ag+,若无沉淀,说明已无Cl,说明洗涤干净。二、减压过滤原理: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造成瓶内与布氏

2、漏斗液面上的压力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操作步骤:1、安装好仪器,将滤纸放入布氏漏斗内,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2、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3、当吸滤瓶内液面快达到支管口位置时,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溶液。4、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注意事项:(1)过滤时放入布氏漏斗内的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2)倒入布氏漏斗内的溶液量应不超过漏斗容量的2/3。(3)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或用玻璃

3、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4)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以防倒吸。(5)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三、结晶(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原理: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冷却结晶

4、: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适用物质: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如硝酸钾)例:将一定浓度的NaNO3和KCl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缩,将有NaCl析出,趁热过滤,即可分离出NaCl晶体,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可使KNO3晶体析出。经减压过滤分离出的KNO3粗产品可用重结晶法加以提纯。第9页注意事项:A、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C、当大量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D、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四、萃取原理:利用溶质

5、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的方法注意事项: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分液;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出,上层溶液上口出。萃取剂的选择条件:1、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2、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3、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五、蒸馏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在支管口附近或略低于支管口2、冷凝管中水的流向3、溶液体积不超过蒸馏烧瓶体积的2/34、投放碎瓷片

6、防暴沸六、渗析原理:离子和小分子(H2O)能透过半透膜,但胶体不能。注意事项:蒸馏水要不断更换怎样检验渗析完全:在最后一次渗出液中加试剂,通过现象来判断。如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分离,可在最后一次渗出液中加AgNO3,若不出现沉淀,说明渗析完全。专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则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的杂质。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时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分离、提纯时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3、实验操作简单易行。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原则,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二)物质分

7、离提纯的方法选择的思路1、固体样品: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电解精炼2、液体样品:分液,萃取,蒸馏3、胶体样品:盐析,渗析第9页1、气体样品:洗气课题一: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1、化学原理:样品灼烧后,在灰分中加水,碘元素以I-进入溶液,用适量Cl2或H2O2氧化,用淀粉检验I2,用CCl4萃取并分液来分离I2。2、方案设计:称取样品→灼烧灰化→溶解过滤→氧化→检验和萃取分液3、实验注意点:(1)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无法操作(2)实验现象:萃取时,下层紫红色,上层无色。(3)分液漏斗操作要

8、点:检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