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皮炎_1课件

湿疹皮炎_1课件

ID:19521427

大小:2.6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03

湿疹皮炎_1课件_第1页
湿疹皮炎_1课件_第2页
湿疹皮炎_1课件_第3页
湿疹皮炎_1课件_第4页
湿疹皮炎_1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湿疹皮炎_1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湿疹、皮炎湿疹的定义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的皮肤病。中医学--湿疮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特点分类根据病程和皮损的特点,一般分为急性湿疮亚急性湿疮慢性湿疮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手部者,称为瘑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肾囊风或绣球风发于脐部者,称为脐疮发于肘、膝弯曲部者,称为四弯风发于乳头者,称为乳头风皮损形态不同,名称不同以丘疹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湿热内生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浸淫肌肤所致外受风邪急性:湿热为主亚急性:脾虚湿恋慢性:

2、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生燥,乃致肌肤甲错。发于小腿者型常由经脉弛缓、青筋暴露,气血运行不畅,湿热蕴阻,肤失濡养所致。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皮肤的湿疹性改变。部分患者与迟发型变态反应相关。是在遗传过敏的基础上,受身体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影响发生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急性湿疮诊断要点急性发病对称分布,弥漫性,无边界皮损多形:基底潮红的丘疹、丘疱疹、水疱、流滋、糜烂、结痂自觉剧烈瘙痒肥皂、热水烫洗、饮酒、食辛辣发物等可使皮损加重,处理不当可合并化脓性细菌感染,伴有脓疱、脓痂。亚急性湿疮诊断要点由急性湿疮迁

3、延而来皮损较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少量丘疱疹。自觉剧烈瘙痒慢性湿疮诊断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疮反复发作而成,亦有一开始呈现慢性湿疮皮损多局限一处,如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肥厚粗糙,呈苔癣样变,色暗红或紫褐色,皮纹显著或呈苔癣样变。阵发性瘙痒病程可迁延数月或数年,常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常见的特定部位湿疹①耳部湿疹:多发生于耳后皱襞处,也可见外耳道,皮损多为红斑、流滋、结痂及皲裂,有时带脂溢性,常对称两侧。②乳房湿疹:主要见于女性,损害局限于乳头,表现为潮湿、糜烂、流滋、上覆以鳞屑,或结黄色痂皮,反复发作,可出现皲裂、疼痛,自觉瘙

4、痒,一般不化脓。③脐部湿疮:皮损位于脐窝的鲜红或暗红色斑片,或有糜烂、流滋、结痂,皮损边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有臭味,自觉瘙痒,病程较长。④手部湿疮:好发于手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皮损多形,边界不清,表现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至慢性时,皮肤肥厚粗糙,皲裂。病程较长,顽固难愈。⑤阴囊湿疮: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可延至肛门,甚至阴茎部,分潮湿型和干燥型两种。⑥小腿湿疮: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常伴有青筋暴露,皮损呈局限性暗红色,弥漫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流滋,日久皮肤变厚,色素沉着。伴发小腿溃疡。⑦钱币状湿疮:皮损好发于

5、手足背、四肢伸侧、肩、臀、乳房等处,皮损为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密集而成钱币状,滋水较多。慢性者,皮肤肥厚,表面有结痂及鳞屑,皮损的周围散发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阴囊湿疮: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可延至肛门,甚至阴茎部分潮湿型和干燥型两种。钱币状湿疹鉴别诊断(一)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相鉴别。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病因常不明确常发现明显致病外因皮损原发性、多形皮疹,边界不清较单一,边界清楚部位对称、泛发局限于接触部位病程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二)牛皮癣与慢性湿疹相鉴别。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病史常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以瘙痒为主与精神因素、

6、物理刺激有关损害暗红、浸润肥厚明显,近正常皮色,苔藓化明显,周围可有正表现色素增加,外周有小常为皮色扁平丘疹丘疹及丘疱疹分布对称分布全身各处好发于颈项、骶尾、眼睑及四肢伸侧鉴别诊断接触性皮炎鉴别诊断神经性皮炎辨证论治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健脾利湿参苓白术散血虚风燥养血润燥当归饮子四物消风汤急性湿疮外治潮红、丘疹、或少数水疱而无渗液时,外治宜清热安抚,避免刺激,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煎汤温洗,或10%黄柏溶液、炉甘石洗剂外搽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湿敷后期滋水减少时,外治宜保护皮肤,避免刺激,促进

7、角质新生,清除残余炎症,可选用黄连软膏、青黛膏外搽。亚急性湿疮外治原则为消炎、止痒、干燥、收敛,选用三黄洗剂、氧化锌油剂,3%黑豆馏油、10%生地榆氧化锌油、2%冰片5%黑豆馏油泥膏外搽。慢性湿疮外治原则以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为主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可外搽青黛膏,5%硫磺软膏,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5%黑豆馏油软膏、皮质内固醇激素软膏。西医内治疗查找和去除一切可疑的致病因素。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剧烈的摩擦和搔抓,穿着使患者敏感的皮,毛,化纤制品等。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

8、清除病灶,治疗系统性疾病。抗组胺药和镇静药。各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选2~3种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瘙痒剧烈时,可加用镇静药,如安定等。非特异性抗过敏药,如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