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和惩罚孩子

奖励和惩罚孩子

ID:19521475

大小:252.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03

奖励和惩罚孩子_第1页
奖励和惩罚孩子_第2页
奖励和惩罚孩子_第3页
奖励和惩罚孩子_第4页
奖励和惩罚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奖励和惩罚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课堂如何奖励和惩罚孩子一、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高尔基:“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老母鸡的爱,不是艺术,也不是智慧,只不过是一种生物的本能。家庭教育应该体现出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家长教育的艺术性和智慧性的体现在:对孩子的奖励和惩罚当中一个被夸奖和奖励太多的孩子: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善于合作、耐挫性低,心理素质差、不懂得欣赏别人、嫉妒、埋怨身边的人等等。一个被批评和惩罚太多的孩子:一是变得胆小、退缩、自卑、不合群、孤僻、自我毁灭;一类是变的攻击性强、破坏性强、撒谎、不信任任何人,并呈现出反社会倾向。(一)整个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的奖惩体系上的我们的

2、社会是充满了奖励和惩罚的,奖励和惩罚无所不在。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马卡连柯“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二)奖励和惩罚共用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我们把孩子比喻为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那么奖励就相当于培土、浇水、施肥;惩罚就相当于修枝、除蘖、除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没有奖励的教育是残酷的教育、恐怖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该奖不奖,该罚不罚,这是最典型的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高兴了就奖,生气了就罚,这是最不负责任的家庭教

3、育。衡量一种教育手段是否科学合理,首先就要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只要我们对孩子是真爱,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我们都要接受。四、奖励孩子的智慧当孩子在某情境下出现某些受欢迎、所期望的行为或结果是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强化。。其模式可以概括为:好的行为家长满意得到奖励再发生好的行为睡觉前自己刷了牙家长表扬第二天还坚持自己刷牙又得到表扬养成了睡觉前刷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家长奖励→认真完成作业→又得到家长奖励→倾向于更多的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来家里的客人非常有礼貌的打招呼客

4、人夸他懂事、父母也赞许→倾向于更多的良好行为,有消费性的: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活动性的:看电视、看漫画、郊游、娱乐活动等;有操作性的:玩具、画图、跳绳等;有拥有性的:穿最喜欢的衣服、有最爱的玩具、有自己的桌子、抽屉、床位、指甲刀等;有社会性的:口头表扬、身体接触等;代币性的:小红旗、红五星、小红花等。(二)奖励的智慧第一,奖励态度,不奖具体行为第二,奖励不可太滥第三,奖品适当,价值适中第四,一诺千金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第六,奖励要及时第七,避免奖励的误用三、惩罚的艺术(一)家庭教育的惩罚可以使孩子少栽跟头孩子犯错,与其留给无情的社会来教育,不如让有情的父母来帮助纠正。孩子生

5、病的时候,没有一个家长不舍得让他开刀动手术,但为什么在孩子犯错误时会经常不忍心批评呢?(二)什么是惩罚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物质惩罚:取消某种物质奖励、不买喜欢的东西、食物等精神惩罚:批评、检讨、斥责等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两类代偿式惩罚:罚写字、罚背书、罚打扫卫生等剥夺式惩罚:不准看电视,不准打游戏,不准出去玩、取消周末出游等(三)惩罚的艺术第一.惩罚具体的行为第二,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惩罚孩子第三,惩罚要及时第四、家长情绪不良时,不要惩罚孩子第五,最忌讳讽刺挖苦第六,惩罚以后要和孩子沟通第七,惩罚切莫唠叨,点到为止第八,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第九,不

6、要罚了又赏我们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智慧地、艺术地处理对孩子的奖励与惩罚,也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地成长。theend家庭教育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桔生淮南即为桔,桔生淮北即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孟母三迁一、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弗洛姆说: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家庭被称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一)亲子关系心理学家瑟先科和米亚西谢夫曾指出:“许多神经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敌对关系。”“严厉的管束,有时伴之以矛盾的禁条,往往成为神经官能症、歇斯底里和心理抑郁症滋生

7、的壤”(二)教养态度自尊心强的男孩,其家庭的气氛是民主的(三)家庭结构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四)家庭气氛心理学家:家庭环境中父母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五)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1、模具制造型2、温室培养型3、经济刺激型4、极力压榨型5、原始放牧型6、崇尚暴力型7、百依百顺奴才型8、理想型(六)家长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心理学家韦斯曼曾指出:忧郁的母亲比一般母亲对子女更具敌意及拒绝,更少刺激,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