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

ID:19522213

大小:490.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0-03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_第1页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_第2页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_第3页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_第4页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1.熟悉儿童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及儿童体格发育的规律;2.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及常见的体格发育偏离的评价;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用的指标及监测图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physicalgrowth)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纵向测量指标横向测量指标重量测量指标。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纵向测量指标:身高(3岁以后)、身长(3岁

2、以前)、坐高(3岁以后)、顶臀长(3岁以前)、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横向测量指标:包括围度测量指标和径长测量指标。常用的围度测量指标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常用的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体格发育测量指标重量测量指标:目前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可应用的重量测量指标为体重。测量方法1.身长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以使婴幼儿维持身体直立位),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

3、。儿童取立位姿势,两眼平视,胸廓稍挺起,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和两肩胛间三个部位同时靠身高坐高计立柱。移动滑测板,使之轻抵颅顶点,测量者平视,记录身高,以cm为单位测量方法坐高指儿童处于坐位时的头顶点至坐骨结节的高度。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顶点至臀部高度,称之为顶臀长。身长或身高减去顶臀长或坐高即为下肢长度。顶臀长用量床测量,需有1人协助,协助者固定儿童头部于正中位,测量者左手提儿童下肢,膝关节屈曲,大腿垂直。测量者右手将底板紧贴儿童骶骨,读取读数,用

4、cm位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方法新生儿测量体重需要运用婴儿磅秤或特制地杠杆称,最大载重量10kg;适用于1个月~7岁儿童磅秤最大载重50kg,误差不超过50g;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误差不过100g。误差测量可用标准大砝码。结果记录用kg位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测量方法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胸围测量时,3岁

5、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方法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1)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中线与脐平

6、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示指与测量点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1cm处夹住皮下脂肪,读取刻度盘指针所指读数。单位用mm,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2)背部皮下脂肪:取左侧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处皮下脂肪,左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时与脊柱呈45度。(3)上臂皮脂厚度:在左侧上臂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测量皮脂厚度,皮的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体格发育规律出生后第一年达25cm(女)~26cm(男),前半年每月增长约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2cm

7、。第二年增长10cm。2岁后,直至青春发育期(女童约在9~10岁,男童约在11~12岁),平均每年增长6~9cm以上。这样2~10岁儿童身高可按公式2~10岁身长/身高cm=85+(年龄-2)*7体格发育规律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1000g,3-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由此我们推导出以下公式: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87-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350g,即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6×0.8+(月龄-6)×0.35满1岁至10岁,每

8、年体重增加约2Kg。即1-10岁体重(Kg)=8+年龄×2体格发育规律出生时头围约34cm,前半年增长约9cm,后半年增长约3cm,第二年增长2cm,达48cm,第三年增长1-2cm,5岁时约50cm,10岁时为52cm,15~16岁达54~58cm。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一般在1岁后胸围赶上头围,其后胸围较大。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儿童体格发育评价一、评价的指标1.身高——主要反映身体骨骼的发育情况。(身长)纵向体格发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