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ID:19538186

大小:319.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03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_第1页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_第2页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_第3页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_第4页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失业的类型、理论诠释及其治理一、充分就业和失业的类型(一)充分就业的含义失业可以分为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周期性失业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于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可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有工作。失业的存在必然性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失业不仅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的经济现象。因为:①经济中有些导致失业产生的原因是难于克服的(如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②失业的存在形成了“产业后备军”,既能够满足经济对劳动的需求,又能够迫使已就业者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各种社

2、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如失业补助、贫困救济等,使一定的失业水平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不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自然失业率的大小: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信息完备的程度、劳动力的转移成本、经济状况等等。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而且,各国不同时期的自然失业率都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5、5—6%,即只要达到93、5—94、5%的人就业,就表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二)失业的类型1、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于克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新古典经济学家和凯恩斯把这类失业归结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按照失业的具体原因,可以把自然

3、失业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①摩擦性失业(7页、100页)。即由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一般还把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也归入此类。②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包括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等)难于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出现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缺”并存。(8/100页)。③季节性失业。由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引起的失业。这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是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例如,农业、建筑业、旅游业中,这种季节性失业最为严重。④古典失业。(75—76页)。由工资刚性引起的失业。由于人类本性和工会与最低工资法的存在,形成了工资不能下降的刚性,从而产生失业。这种失

4、业由古典经济学家提出,故称为古典失业。凯恩斯也把这种失业称为自愿失业。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即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被称为周期性失业。3、隐蔽性失业这种失业是指形式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没有做出贡献的人,即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而产量不下降时,就说明存在着这种类型的失业。二、对失业现象的理论诠释(一)职业搜寻理论该理论以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为出发点分析摩擦性失业。1、基本假设条件(108页,共4条)①信

5、息是不完全的。②各种岗位的报酬存在差异,信息越充分,获得更高报酬的岗位的可能性就越大。③失业是获得更高报酬岗位的一种投资。④搜寻信息需要花费成本。2、职业搜寻理论的基本内容(1)搜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可能获得的报酬与搜寻成本之间的比较。但可能的报酬将随搜寻时间的递延而递减,搜寻成本随搜寻时间的递延而递增。其中存在一个最优搜寻时间,如图4.1所示(110页)。(2)影响最优搜寻时间的因素很多,但均可以归结为W(t)和C(t)曲线的移动。如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金(109/111页)将改变C(t)的位置,另一方面将提高“保留工资”的水平。又如:财富的作用——同理。(二)贝弗里奇曲线①贝弗里奇曲线表示一个

6、给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02页,图4.1)。即失业率越高,岗位空缺率越低,而岗位空缺率越高,失业率就越低。②从原点出发的450线表示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相等,即社会上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450线右侧的失业属于其他类型的失业。③古典经济中,由于市场持续出清,劳动市场的均衡始终处于450线的交点。(三)实际工资刚性实际工资刚性是指实际工资无法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力供需均衡的水平。工资刚性将降低重新就业率而提高失业率(85页,图4、4所示)。存在工资刚性时,劳动力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形成实际工资刚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最低工资法①益处:能够

7、保障劳动者(尤其是非技术工和非熟练工)的基本生活需要。②影响:一是年轻人的失业影响最大;二是它所能提供的生活水平很低,但却提高了失业率。③建议:实行减免收入税政策,取代最低工资法。这样不会影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但将减少政府的收入。2、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工会的存在是工资刚性的另一重要原因。可以用“内部人—外部人”模型来描述工会对就业的影响。内部人是已经就业的劳动者,外部人是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