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

ID:19543101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3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_第1页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_第2页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_第3页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_第4页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_第5页
资源描述:

《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郧阳中学建校110周年历史回顾郧阳中学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是湖北省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1902年“郧山书院”易名为“郧阳府中学堂”,改制成为一所现代学校。据《湖北省志》“府州书院对应命名表”记载,“郧阳府中学堂”是湖北省最早的现代公立中学之一。至2012年,郧阳中学已有465年办学历史,其中建立现代中学有110年历史。  百年名校薪火相传。“郧阳中学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不忘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我们将继续发扬前人办学治国,以教育促进社会文明和国家强盛的教育理想。”郧阳中学校长王建华在谈

2、到即将于金秋十月举行的110周年校庆时说。  传奇篇: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郧县县城背靠郧山、面临汉水,依山而立的房舍在江边顺势而建,错落有致。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这里就是古麇国的国都。到了明朝成化十二年,这里设置了郧阳府,经明、清两代近400年的发展,郧阳城已成为鄂西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许多奇迹值得我们这些生长在郧山之下、汉水之滨的炎黄子孙骄傲,郧阳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抚治于湛创建郧山书院;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知府沈鈇增修书院

3、;在明清交替的大动乱年代,书院荒废;满清入主中原,经顺治、康熙几十年休养生息,至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守道鲁之裕再续香火,重建书院;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学使杨怿曾(人名)将书院由“府治东北”迁移至“旧通判府”,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知府金达又将书院迁移至郧阳城北三元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郧阳的有识之士将郧山书院改为现代中学——郧阳府中学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通令各州府,书院或中学一律改为师范学堂,郧阳府中学堂遂更名为“郧阳府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学校改为

4、“郧山中学”;北伐胜利后改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抗战烽烟骤起,1937年,山东沦陷,一批齐鲁学子为求学救国,辗转千里,来到有郧山汉水护卫的郧阳,郧山中学遂为国立湖北中学(山东流亡中学)的校址;1938年,武汉失守,莘莘学子亦跋山涉水来到郧阳,一时人员大增,仅流亡来此的教职员工即达千余名,成立湖北省郧阳联中,规模为湖北省之最,后一分为三,设立初中、高中,师范,女子高中分校,后高中部又单独立校,成立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简称“八高”,一时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之后,恢复郧阳中学至今。  如今,地处十堰市城区北京中路的

5、郧阳中学,翠山环抱,校园如置画中。两湾碧泉清澈如洗,池里的小鱼自由畅游。宽广大气的中心广场两边,栽植有高大笔直的银杏、茂密葱茏的香樟和桂花树,每到九月来临,微风吹过,桂香扑鼻,沁人心脾。茂密参天的古槐树下坐着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手执课本或参研难题,或交流观点,学习氛围浓厚。  革命篇:  投身革命建功立业  红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红色也是革命的象征。这一抹鲜艳的红,在郧阳中学的校园上空飘扬了近百年。郧阳中学不仅办学历史悠久,更因她培养出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中国功勋卓著而为世人铭记。  杨献珍是从郧阳地区

6、走出去的杰出人才,郧山中学读书的日子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光,在这里,杨献珍畅游浩瀚书海、学习先进知识、磨练坚强意志。他是郧中的骄傲。后来,郧阳地区的许多仁人志士踏着杨献珍的足迹走出了山区、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辛,其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后世的郧阳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土地革命时期,郧阳中学是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中共郧县县委书记燕若痴以学校庶务员的公开身份在学校工作,创办“书报流通社”,销售进步刊物,宣传马列主义,发动师生与地方反动势力作斗争。抗战时期,学校进步师生在地下党领导下组织“抗日救国工作

7、团”,传播革命思想,宣传抗日道理,积极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正如“八高”校歌所唱“四育俱备,意志坚强,唯我青年共挽狂澜奠家邦”。1947年,人民解放军占领郧西,兵临郧县,该校地下党员张国荣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封锁奔赴郧西,向解放军汇报郧县城的敌情、社情,使郧县得以提前解放。  郧阳中学的师生在两次革命时期发挥了作用,还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了名垂千史的革命功勋。何世昌,1923年毕业于郧阳中学,他在共产党人董必武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10万民众进行农民起义,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秘密到上海,与邓小平一起南下

8、广西,参加了“百色起义”,并在后来主持了著名的“龙州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并担任红八军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将领之一。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指挥员、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参谋长史丁文也是郧阳中学杰出的校友代表。史丁文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忧国忧民、追求进步的史丁文很快接受了杨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