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ID:19547417

大小:21.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3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_第1页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_第2页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_第3页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_第4页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105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ww.5YkJ.cOm文秘试论农村初中差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青浦一中沈君佑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我县城乡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文化首先氛围、生活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进一步改革的需要,县教委提出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班级、培养好每一现代战争学生”的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路。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关键是要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每一个班级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2、差生(本文范围内的差生意义是,凡能正常学习,由后天因素造成道德行为、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差生,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呈橄榄形,无论怎样努力,差生总是客观存在,即不要白费精力;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好一个差生需化费大量的精力,极有可能影响全班的教育质量。即有点得不偿失;但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差生正如象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而差生必须转化,但目前的现实说明,由于缺乏系统的对策,每个班级的差生问题已成为广大教师最感辣手、最费精力的难题。为此本研究

3、目的是旨在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设法寻找初中差生形成的真正因素,探究其独特的心理特征,提出转化差生的教育策略,达到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获得大面积提高的教育质量。   二、差生形成的主因素及心理特征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样,要把握初中差生形成的主要因素,就必须对各类差生的现状进行考察和思辨。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

4、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一)心理障碍是形成差生的主因素。长期的教育实践启发我们,学生学业上的失败常常与各种不良的情绪(习惯、行为等)相伴而生;品德上的失误往往与其对问题的认识,当时的情感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意识到无论是学业差生还是品德差生,追溯其形成差生的全过程时,发现包含着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心理品质,即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三个心理

5、系统。一是动力系统(包含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二是认知系统(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特征);三是情感系统(包括学生的好恶、义气等)始终伴随其学业成绩下降(或上升)和犯错误(或纠正错误)过程的左右。所以我们在研究大量差生的个案后,认识到学生的三个心理系统中任何一种因素的严重缺陷(即发生障碍),都会导致学生日常行为发生偏差,如不及时注意,则其行为偏差生形成的主因素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系统出现故障,即由于其心理障碍造成的。(见图1)   (二)差生的主要心理特征。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差生有五个独特的心理特征。1.固执性。初中学生的思维极易产生片

6、面性,其表现是常常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均是对的,同时,在目前独生子女居多的条件下,由于从小受宠,往往时常露出唯我独尊,所以当差生因犯错误或成绩下降受到蔑视,自尊心受到挫折时,面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强词夺理,不服教育、固执己见的心理。   2.逆反性。对初中差生而言,产生此种心理基础主要是好奇心。他们遇事总要探讨一番,在没有弄清事情的所以然之前,别人越是强制终止,他们越觉得好奇,就越产生尝试的欲望。另外,差生的知识系统一般是不完整的,因而对事物缺乏应有的识别能力,往往不能正确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所以易与教师唱反调。具体表现是“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不

7、准我做的,我偏要做”,经常唱反调的逆反心理。   3.反复性。我们发现差生的情绪一般是很不稳定,这与他们处于少年期的生理发育有关。其表现为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因此,他们可因一件小事的偶尔成功而狂喜、激动、振奋,突然表现信心足,产生较大的进步欲望;也可以因某个小失误而深感痛心、丧失信心,变得失望、泄气、反复无常。   4.自卑性。强烈的自尊心是目前学生非常突出的心理特点,但差生由于来之各方面的刺激,其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伤。这样,他们对教师的批评,对学习、品德的退步会表示无所谓的态度,总感觉到自己一切都不行了,前途无望,有的甚至达到自

8、暴自弃、“破罐破摔”的环境,总之,对什么都失去信心,十分自卑。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