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

ID:19550840

大小:191.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03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_第1页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_第2页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_第3页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_第4页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寒六经辨证思维训练》实训一原发六经病与合并病实训一病例4刘某某,男,50岁,干部。1999年2月3日就诊。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答案中医诊断:太阳病(伤寒表实证)/感冒(风寒表证)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治法:辛温发汗,解表散寒。处方: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水煎服。服药后,温覆

2、衣被。二病例6邓某,男,30岁,干部。2001年7月15日就诊。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觉寒而醒,入室裹毯再寝。俄尔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答案中医诊断:太阳病(风寒表实,内有郁热)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辛温解表,内清郁热。处方:大青龙汤加减。生麻黄12克,川桂枝12克,生石膏120克,杏仁泥12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鲜竹叶15克。1剂,水煎服。药后温覆衣被。

3、三病例8李某,男,49岁,干部。1963年4月10日就诊。恶寒战栗,发热,热后汗出身凉,日发一次,连续三日。伴见头痛,肢楚,腰疼,咳嗽痰少,食欲不振,二便自调。脉浮紧,舌苔白厚而滑。答案中医诊断:太阳病(表郁轻证)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轻剂辛温解表处方: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9克,白芍9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麻黄4.5克,大枣3枚。2剂,水煎服。四病例39田某,男,49岁,农民。1999年10月2日就诊。因“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感受风寒后迅速出

4、现腹痛,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于我院门诊就诊,X线腹部透视提示:中上腹部肠腔内充气,可见多个液平。考虑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因患者惧怕手术治疗,来我科求诊,服中药治疗。查:体温37℃,脉搏100次/分,血压12.6/8KPa。急性痛苦面容,腹隆起,腹肌紧张,脐周可见肠型,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舌质红,苔黄厚,脉细数。答案中医诊断:阳明病(急下证)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急下阳明肠腑处方:大承气汤生大黄、枳实

5、、厚朴、桃仁各15g,藿香、红花、芒硝、炙甘草各10g。急水煎后,将中药汤剂从胃管内分二次注入(两次间隔为半至1小时),注入后,关闭胃管2~3小时,每6小时一次。五李某,男,41岁,市民,于2000年5月3日就诊。2天前晨起突发眩晕,视物旋转,耳鸣如蝉,双目畏光,伴见心烦喜呕,寒热交作,口苦咽干。前医诊为感冒,投银翘散加减2剂,次日眩晕加剧,故来诊治。症如前述,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少阳病(邪郁少阳,上扰清窍)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疏解少阳风热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

6、黄芩、法半夏各9g,钩藤、竹茹各15g,生姜3片。六杨某某,男,2岁。1999年10月13日就诊。家长诉患儿因进食冷饮后突发性腹泻1天,呈水样便,每日8次,无粘液,无腹痛,食欲明显减迟。舌质淡,苔厚腻,指纹紫滞。大便检查:未见异常。答案中医诊断:太阴病(外寒伤脾)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温中健脾止泻。处方:理中汤加味党参10g,白术、干姜、台乌、桂枝、云苓各6g,苡仁10g,甘草、诃子各3g。煎汤剂50ml,每日1剂。七病例24唐某某,男,75岁,退休。1999年12月12日就诊。冬月感寒

7、,头痛发热,鼻流清涕,自服家存羚翘解毒丸,感觉精神甚疲,并且手足发凉。其子恳求刘老诊治。就诊时,见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懒于言语,切脉未久,即侧头欲睡。握其两手,凉而不温。视其舌则淡嫩而白,切其脉不浮而反沉。答案中医诊断:少阴病(阳气虚衰)西医诊断: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治法:急温少阴处方:四逆汤。附子12克,干姜10克,炙甘草l0克。实训二六经病兼变证辨治实训一病例2潘某,女,56岁,工人。2001年7月15日初诊一个月以来因咳嗽、鼻塞、流涕反复发作,期间先后自服过“感康”、“白加黑”“康必得”等药,于2

8、000年7月5日出现恶寒、发热、自汗不止症状,即到兰医第一附属医院求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静点“克林霉素”、口服“金熊炎必克”,并仍自服“感康”、“白加黑”等药,3天前患者出现恶寒怕风、大汗淋漓、四肢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遂来就诊。自述虽正值盛夏酣暑,气温高达38℃,仍瑟瑟发抖,覆被而卧,下铺电褥,汗出淋漓,浸衣湿被,身凉如水,肢体蜷缩,不敢暴露,连诊脉伸手都惧怕。查:面色苍白,神志尚清,舌质红赤,体瘦,上有裂纹,无苔,脉沉弱。答案中医诊断:太阳中风兼证(阴阳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