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讲义—医学课件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

ID:19551163

大小:303.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3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_第1页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_第2页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_第3页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_第4页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鼠疫讲义—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鼠疫.概述鼠疫(Plague):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由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apestis)引起。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曾席卷过世界广大地区,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病。流行史第一次大流行:公元6世纪,起源中东,持续50~60年,死亡1亿人。第二次大流行:14世纪,起源克里米亚半岛,持续300年,欧洲死亡2500万人,亚洲3700万,史称“黑死病”。第三次大流行:189

2、4年,起源我国云南,持续50余年。防治进入科学阶段。鼠疫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动物传染源。包括啮齿动物(家栖鼠和野栖鼠);其他野生动物(食肉动物、食草动物、鸟类);家畜类(藏系绵羊、骆驼、家兔、猫、犬等)。病人传染源:肺鼠疫、腺鼠疫、败血症、皮肤鼠疫、患者尸体。传播途径:昆虫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人群对鼠疫的易感性:人群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对鼠疫普遍易感。媒介鼠疫的传播媒介为蚤类,但并非全部已知蚤种都起媒介作用。即使有媒介作用的蚤类,其传播鼠疫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迄今我国已知蚤类583余种,有51种(

3、亚种)可自然感染鼠疫菌,其中主要媒介蚤14种(亚种)。蚤类传播鼠疫的方式接触传染: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其胃肠道中的鼠疫菌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或者环境为被压碎的疫蚤体所污染,动物接触这种污染的环境时鼠疫菌经其皮肤或粘膜的破损处侵入,从而使动物感染鼠疫。这种方式通常仅限于啮齿动物的洞穴中,其传播鼠疫的意义,比较局限。机械接触感染,跳蚤在吸吮患鼠疫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动物的血液时,其口器被鼠疫菌所污染,当这样的跳蚤再叮咬健康动物时,使健康动物感染鼠疫。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在动物鼠疫猛烈流行时显得特别重要。蚤类传播鼠疫的方

4、式特有接种感染,这是跳蚤传播鼠疫的最重要的特有方式。跳蚤在吸吮含有鼠疫菌的血液后,鼠疫菌在跳蚤的胃肠道内经过一段适应期即开始繁殖,并在跳蚤的前胃形成粘稠度很高的细菌团块。这种团块终于导致跳蚤前胃的堵塞,即前胃的细菌性栓塞。由于菌栓的形成,跳蚤吸吮的血液势必连同前胃中的部分鼠疫菌一起反吐出来,接种于动物的皮肤中,从而使动物感染鼠疫。另一方面,还由于跳蚤吸吮的血液不能经前胃进入其后边的胃和中肠道中,故跳蚤仍处于饥饿状态,加剧吸血活动,从而提高了跳蚤大量传播鼠疫的可能性。其它传播方式空气传播:肺鼠疫、带菌尘埃、气

5、溶胶接触传播:剥食人群易感性人间分布:性别、年龄、职业带菌者隐性感染流行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间隔多年突发;侵入人口稠密区;远距离传播;鼠疫病型及诊断鼠疫的临床分型临床上一般将鼠疫病分为下列几型:1、腺鼠疫;2、肺鼠疫;3、败血型鼠疫;4、皮肤型鼠疫;5、肠鼠疫;6、眼鼠疫;7、脑膜炎型鼠疫;8、扁桃体鼠疫;9、轻型鼠疫(无症状鼠疫)2、鼠疫的潜伏期鼠疫的潜伏期轻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一般症状各型鼠疫的一般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粟,体温突然上升至3

6、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神经性呕吐、头晕、呼吸促迫,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重症病人早期出现神经症状、意识不清、昏睡、狂燥不安、谵语、步行蹒跚等。颜面潮红或苍白,有时甚至发青,有恐怖不安,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血液检查:在未用链霉素或其他抗菌素前患者的血液中可检出鼠疫菌。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腺鼠疫:鼠疫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型,除具有鼠疫的一般症状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现淋巴结肿大,很少超过1周以上。也有极少数病例腺肿出现于发病之前

7、,腺肿的转归有三种情况:(1)、腺肿在10~15天内完全吸收而痊愈;(2)、腺肿吸收不完全,遗留小硬结;(3)、腺肿化脓破溃,排脓后腔内新生肉芽组织填补,但肉芽生长过程和瘢痕愈合极慢,长达2~3个月之久,个别患者愈合时间更长。腺鼠疫因诊治不当,易继发为肺鼠疫、败血型鼠疫或脑膜炎型鼠疫。肺鼠疫由于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继发性肺鼠疫:在发病之前,有原发性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症状。当继发肺鼠疫时,常表现为病势突然增剧,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随之咯出稀薄泡沫样血痰,痰中含有大量的鼠疫菌,

8、可成为引起原发性肺鼠疫的传染源。肺鼠疫原发性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在流行病学方面危害也最大。除具有严重的一般临床症状之外,还有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症状。潜伏期短,发病急剧,恶寒,高热达40~41℃,脉搏细速每分钟120~130次,呼吸促迫,每分钟24~32次或更快。病人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有“黑死病”之称。若不及时给予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