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复习

《最后一课》复习

ID:19552244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3

《最后一课》复习_第1页
《最后一课》复习_第2页
《最后一课》复习_第3页
《最后一课》复习_第4页
《最后一课》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复习都德(法国)著名小说家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代表作《最后一课》.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第一人称给读者亲切真实的感受,以第一人称写小弗郎士,第三人称写韩麦尔先生。主旨题目下方小方框内背景:普法战争这篇课文以小佛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课法语课的情景。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国人在失去土地时(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对祖国的依依不舍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情节上课前1-10(开端)上课时11-23(发展)下课时24-2

2、9(高潮结局)一、重点问题:1.线索: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或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2.小说第一部分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3段)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并且为下文故事情节(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展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自然环境——作用:烘托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况。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社会环境——作用:交待写作背景。有趣多了;3.“又出了什么事啦?”(4段)句子作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埋下伏笔“又”字写出当时战乱频发

3、,人心惶惶,为下文埋下伏笔,预示将要发生一件大事,使“最后一课”这一情节水到渠成。4.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7—11段)①气氛:喧闹——安静、严肃②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③教师:穿着随意——盛装;态度(严厉——温和)。④教室后排坐了很多镇上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庄严、悲愤的氛围。5.韩麦尔先生的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韩麦尔什么样的心情?(11段)第一个“最后”的含义是

4、,韩麦尔先生的教学生涯,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要被迫结束;表达了无比沉痛和愤慨的心情。第二个“最后”的含义是,小弗郎士这些法兰西的儿童,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不能再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今天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将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它深沉,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祖国的语言无比珍视,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无限依恋的感情。6.“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照应镇公所前的公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11段)locatedintheT

5、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7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照应第4段“又出了什么事啦?”(12段)7.为何称韩

6、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15段)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再教法语,辛勤工作了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可怜的人”中,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8、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穿上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16段)课后题答: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对自己祖国进行告别,纪念这最后一课9、如何理解“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18段)答:“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直拖延,结果就是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

7、还不会说、不会写,就永远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权利。学不好祖国语言就会失去民族尊严。这句话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十分痛苦的心情。10.老师讲到法语是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20段)①“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答:这是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是强烈爱国情的集中体现。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答: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1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也是战

8、斗的武器。亡了国的人,说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2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只要牢牢掌握祖国语言,就能激发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11、“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烘托了教室里浓厚的爱国气氛。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21段)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