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

ID:19553278

大小:34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3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_第1页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_第2页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_第3页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_第4页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保健泌尿道感染群突發處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群突發處理林新醫院感染科群突發定義1.平常沒有個案,但出現一個新個案就是,例如VRE2.平常數量不多零星1.2個,但同一時間內.同一個場所,出現大量患者就是例如病房工作人員呼吸道感染3.社區集體住院或群聚地區之大量流行例如腹瀉原則:群突發不單指病患部分,只要出現在醫院內的事件均需處理並做報告群突發處理流程細菌室菌種群突發或病房突發事件通報感控小組,並執行隔離防護措施展開疫調工作(環境採檢),找相關資料通報相關單位(例如衛生機關.院長室)開會檢討相關事宜並制定相關法則,確實執行二至四星期追蹤其改善情形並開會討論結案,不定期追蹤改善方案持續執行情形

2、群突發處置步驟(一)1.確定群突發的發生,及統計學上的感染率高出平時調查的感染率2.製作曲線圖,發生病例數目,記於Y軸,時間記於X軸3.查閱感染的病歷記錄,有關病人入院日期.診斷程序.所用藥物.接觸人員等4.組合發生相同事件的感染症病人,並檢月出重點群突發處置步驟(二)5.將所有相同事件之資料製圖.病人數為Y軸,各種相關事件的時間為X軸6.定立假設,找出因果關係7.在相同的年齡.性別.科別的感染症病人與對照組之間是否因不同的醫療事件,而有統計上差異8.給予暫時性感染管制措施群突發處置步驟(三)9.如果統計學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及以適當的微生物培

3、養加以證實10設立更進一步的感染管制措施11.繼續問題的監視,有效的降低感染率12.調查報告呈交感染管制委員會簡易說法(步驟)1.初報2.調查後報告3.追蹤報告4.結案報告院內常見群突發1.泌尿道感染群突發2.呼吸道感染群突發3.血流感染群突發4.外科傷口感染群突發5.皮膚感染群突發環境採檢尿壺泡消情形(漂白水)謝謝聆聽請多指教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是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

4、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一、一般治疗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前应卧床休息。予低盐(

5、<3g/d)饮食,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体重1g),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予高质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仅明显少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体入量。二、治疗感染灶首选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对革兰氏阳性菌高度敏感的大环内酯类、头孢第一代抗生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10~14天,但其必需性现有争议。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作扁桃体摘除,术前、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三、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血压。常用噻嗪类利尿剂(

6、如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时才予利尿剂如呋塞米20~60mg/d,注射或分次口服。利尿后高血压值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啶20~40mg/d,分次口服或血管扩张药如肼酞嗪25mg,每日3次。但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及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少尿时应慎用,以防诱发高血钾。慢性肾炎图书四、中医药治疗本病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本病恢复期脉证表现不很明确,辨证不易掌握,仍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但不可温补。五、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

7、及时给予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皆可)。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血球gdf55m白血球fd2)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综合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