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

ID:19555653

大小:43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03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_第1页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_第2页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_第3页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_第4页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核医学核素示踪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检验核医学第四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核素示踪的原理与设计核素示踪的原理一、根据同位素核素化学性质相同的原理二、根据同位素核素物理性质不同的原理1放射性核素的可测性测β、γ等2稳定性核素的可测性(1)测稳定性核素的“原子百分超”(2)活化分析核素化学核素核子数目在自然界中的核素名称符号符号A=P+N百分数(%)稳定性氢H11H1=1+099.9844稳定氘D21H2=1+10.0156稳定氚T31H3=1+2极少不稳定核素示踪实验设计一、依据1实验目的(1)功能分布、代谢、细胞周期(2)形态2实验周期二、核素或其标记物的选

2、择1放射性核素(1)射线的种类β、γ、β+γ、K-EC源(2)射线的能量适中,不能太低(据测量仪器)(3)半衰期(T1/2、Tp)据实验周期、Tb、Te(4)放射化学纯度>95%(5)放射性比活度尽可能高,灵敏度高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的原始用量ACEACE最小:——≥2B,最好:——≥10BDD2稳定性核素或其标记物考虑“原子百分超”3核素的理化性质(1)核素本身不是化学毒剂如7533As2O3(2)核素本身不是物理毒剂如21H4核素的生物半衰期Tb、有效半衰期TeTp+TbTe=————Tp×Tb5核素的标记位置分布

3、、排泄:稳定位置代谢转化:可能的代谢位置6标记物最好是实验示踪物的最佳前身如TdR是DNA的最佳前身,UdR是RNA的最佳前身三、测量仪器的选择1放射性核素的测量仪器(1)γ放射性核素:AG-M计数器B正比计数器C半导体计数器D固体闪烁计数器(2)硬β放射性核素:云母窗钟罩型G-M计数器32P在水中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3)软β放射性核素:3H,14C,35S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4)放射自显影技术:宏观、光镜、电镜自显影2稳定性核素的测量仪器(1)质谱仪(2)色谱-质谱联用仪(3)核磁共振谱仪(4)活化分析四、核素示踪

4、实验的特点优点1灵敏度高2精确定位3方法简单4符合生理条件缺点1辐射生物效应22H有物理毒性3稳定核素测量仪器昂贵核素稀释法基本原理化学物质在稀释前后质量不变。一定比活度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物与其非标记化合物均匀混合后,混合物的放射性活度不变但比活度下降。设:稀释前标记物质量m1,比活度s1加入非标记物质量m2,稀释后标记物比活度s2则:s1m1=s2(m1+m2)若:m2>>m1上式简化为:s1m1=s2m2单位:m(mmol,mg),s(dpm/mmol,mg)基本方法1正稀释法用已知量标记物测定未知量非标记物应用一

5、:体外标本定量已知s1,m1,混合后测定s2,求m2m2=(s1-s2)m1/s2应用二:体内组分容量测定已知V1,C1,混合后测定C2,求V2V2=(C1-C2)V1/C2单位:V(ml),C(dpm/ml)2反稀释法用已知量非标记物测定未知量标记物(1)标本中有多种标记物应用一:药代动力学研究,s1已知。已知s1,m2,混合后测定s2,求m1m1=s2m2/(s1-s2)应用二:双稀释法,s1未知。取双份等量待测标记物(A相同)分别加入不同量的非标记物混合。已知m2,m3,混合后测定s2,s3,求m1s2(m1+m

6、2)=s3(m1+m3)m1=(s3m3-s2m2)/(s2-s3)(2)标本中只有一种标记物先测定待测标记物的放射性活度,再加入非标记物混合。已知A,m2,混合后测定s2,求m1,s1A=s2(m1+m2)m1=(A/s2)-m2A=s1m1,s1=A/m1建立核素稀释法的条件1正确选用标记化合物(1)标记化合物与待测物应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2)标记原子应在化合物的稳定位置上(3)标记物必须无毒性(4)标记物应有足够高的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2保证准确的稀释度3建立可靠的样品分离和纯化方法物质转化示踪技术参入实验方法

7、研究生物体系中化合物A与B是否前身物与产物关系A→B前身物产物方法:1A→٭A2引入体内3分离出٭B4测量放射性测量,化学量测量常用离体参入实验法,包括组织切片、组织匀浆、游离细胞、亚细胞颗粒或无细胞酶系统等参入实验参数:1参入百分率=B总放射性(cpm)/A总放射性(cpm)2相对比活度(参入率)=B比活度/A比活度3百万细胞放射性计数(cpm/106cell)刺激指数=刺激组(cpm)/对照组(cpm)应用:3H-TdR参入实验:从3H-TdR参入DNA的量作为细胞转化能力(增殖速度)的指标,比较正常、病理状态以及

8、外界干预等情况注意:1参入时间,S期参入量大2收集细胞用过滤法(玻璃纤维滤膜、微孔滤膜)放射自显影术概念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射线直接作用于感光材料,使其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而得到与放射性核素所在部位、强度一致的由银颗粒组成的影像。这种利用感光材料检查、记录和测量放射性示踪剂在生物体内位置和数量的方法,称为放射自显影术,所得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