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

ID:19569885

大小:228.50 KB

页数:143页

时间:2018-10-03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_第1页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_第2页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_第3页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_第4页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常见药物介绍第10章注射剂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中药药剂教研室注射剂1目的要求:掌握:〈1〉中药注射剂、输液、粉针的含义、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2〉中药注射剂原液的制备〈3〉中药注射剂的工艺过程〈4〉热原的性质、除去的方法及污染热原的途径熟悉:2第一节概述一.特点及类型1.含义:専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及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混悬液的灭菌粉未或浓缩液2.组成:溶剂药物及附加剂容器3第一节概述3.特点:〈1〉迅速:i.v.:直垃进入吸收相i.m.:无胃腸、屏障、肝脏首过作用〈2〉适合不宜口服药物及不宜口服的患者〈3〉可控释药物(nm、骨架粒子等)〈4〉危险性大〈5〉质量要

2、求严格二.注射剂的分类4第一节概述二.注射剂的分类1.溶液型注射剂分散形式:分、离子分散溶媒:水及非水溶媒应用:可溶性药物2.混悬液型注射剂5第一节概述2.混悬液型注射剂分散形式:固体微粒分散媒:水及非水溶媒(油)应用:不溶性药物目的:药物溶解度达不到治疗浓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缓药物疗效3.乳浊液型注射液6第一节概述3.乳浊液型注射液分散形式:液体微滴应用:互不混溶的液体药物淋巴系统用药(靶向作用)4.注射用粉剂形式:固体粉末(使用时加注射用水稀释、溶解)应用:生化制品、热敏药物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7第一节概述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无菌:

3、无活体微生物检出2.无热原:主要为大剂量注射剂(输液)3.澄明度:符合要求4.pH:与体液接近:pH4~95.渗透压:与体液等渗或等张6.安全性:进行相关的安全试验7.稳定性:应进行稳定性试验四.注射剂的吸收途径8第一节概述1.静脉注射剂(完全吸收型)特点:迅速(无吸收过程)静脉乳剂具定向靶向作用类型:使用类型:推注:<5Oml滴注(输液):>50ml分散类型(仅二个):9第一节概述分散类型(仅二个):〈1〉溶液型静脉注射剂:直接进入大循环(无吸收过程)〈2〉乳剂型静脉注射剂:具淋巴定向转运特性注意:危险性大〈1〉不应有溶血及蛋白沉淀发生〈

4、2〉pH及渗透压应符合要求〈3〉不得含有抑菌剂10第一节概述2.脊椎腔注射剂应用部位:脊腔四周蛛网膜下腔剂量:<10ml特点:直接进入脊腔、脑室(具定位作用)注意:同静脉注射剂3.肌肉注射剂11第一节概述3.肌肉注射剂(剂量:<5ml)应用部位:肌肉组织:常臀肌、上臂三角肌显效速度:慢于上述吸收特征:为与下述因素相关的一级速率过程给药部位的血流速率(量)给药部位的有效面积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分散程度(尤为非均相)12第一节概述4.皮下注射剂(剂量:<2m1)应用部位:上臂外侧的真皮-肌肉间显效速度:<肌肉注射剂吸收特征:类肌肉注射剂注意:刺激

5、性药物及混悬型不宜应用5.皮内注射剂(剂量:<O.2m1)应用部位:上臂表皮与真皮之间应用:诊断及皮试应用13第二节热原一.概述1.含义:一类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危害程度:10-μg/Kg→40+℃并可休克、死亡(称:热原反应)如:大腸杆菌:0.00lμg/Kg(家兔)伤寒杆菌:0.2μg/Kg(家兔)14第二节热原2.热原的来源及组成:来源:微生物生长过程的代谢产物(贮存于外-固膜间,细菌死亡后释出)组成:蛋白质+磷脂多糖(LPS)→内毒素磷脂多糖(LPS)的基本组成:璘脂A(LA)、核心多糖(KDO)及O-特性侧

6、链至热程度:(与菌种差异相关)革陰菌>革阳菌>球菌>霉、酵母菌15第二节热原二.热原的基本性质1.耐热性:高常规灭菌不能除去热原100℃条件:不被破坏125℃/30min:不完全破坏(热压灭菌不能除去)180+℃/3h:可完全破坏2.水溶性:可溶于水(亲水性高分子组成)3.滤过性:16第二节热原3.滤过性:具滤过性:分子量:约10万φ:1~5nm(病毒范围)(常规滤器无截留;超滤器不完全截留)4.具被吸附性活性炭:表面吸附(输液生产常用)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5.不挥发性17第二节热原5.不挥发性可通过(重)蒸餾法除去须有隔沫装置防止由雾滴

7、进入6.其他性质:可被強酸碱及强氧化剂破坏三.热原污染的途径(同染菌途径)四.除去热原的方法18第二节热原四.除去热原的方法〈一〉药液及溶媒中热原的除去1.物理吸附法(利用吸附性,指表面吸附)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或白陶土等)方法:01~05%活性炭/煮沸15min应用:药液中热原的去除脱色(吸附色素)注意:药物含量↓19第二节热原2.离子交换(树脂)法除去原理:热原具弱解离性(具负电荷)常用树脂:强碱型陰树脂>弱碱型陰树脂应用:溶媒热原去除(蒸餾前预处理)(不宜药液应用)3.其他方法:葡聚糖凝胶(分子筛)滤过超滤法反渗透法20第二节热原〈二

8、〉容器、用具器皿的热原去除(物理、化学法)1.高温破坏:180+℃/2+h2.酸碱及氧化剂破坏法五.热原的检查(生物检查法)1.家兔法(C.P.:热原检查法)动物:家免三只、体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