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ID:19572566

大小:1.6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3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作业二区2012.8.27提纲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长庆“3.3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四大庆“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1、基本情况塔中823井是塔中区块的重点勘探评价井,是2005年发行的我国第一个奥陶系礁滩相亿吨级油气田资源量达3.6亿吨。该井由胜利钻井公司60130钻井队承钻,2005年12月26日7时15分在拆井口采油树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事故。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经过该井进行裸眼试油射孔后,

2、坐封隔器不成功,油、套管相互连通,压力上升。决定进行压井之后静止观察时套压回升。再次压井后10分钟拆井口采油树。当吊开采油树约2分钟左右,井口有轻微外溢。于是抢接油管变扣接头及旋塞,此时泥浆喷出高度已达2m左右,抢接失败。试油监督到现场后指挥重新抢装采油树再次失败。这时井口泥浆已喷出钻台面以上,最终导致井喷失控。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3、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在液柱压力没有平衡地层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拆井口作业是导致井喷失控事故的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Ⅰ.违反了压井之后再观察8至12小时进行作业的技术指令。压井之后,只观察了10分钟。Ⅱ.违反了正反挤压

3、井作业的指令,只进行了反挤压井。Ⅲ.作业前未将油管变扣接头与钻杆旋塞进行连接延误了抢装井口时间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3)管理原因:Ⅰ.甲方现场监督人员在夜间进行换装井口高风险作业时,没有到达现场。Ⅱ.乙方没有按照规定,在进行换装井口高风险作业时,通知甲方监督和技术部人员。Ⅲ.现场没有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没有配备检测仪和呼吸器,在井喷时人员被迫逃离。Ⅳ.60130钻井队的技术人员现场经验严重缺乏,导致出现复杂情况后,现场得不到应有的技术支持。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4、经验教训(1)施工前必须将变扣接头与钻杆旋塞连接好。,(2)起

4、管柱前,必须要压稳地层。(3)起管柱过程中,必须要按规定灌满压井液。(4)拆装井口前,必须要按规定时间静止观察。(5)在“三高”地区作业,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配备气体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提纲案例一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长庆“3.3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四大庆“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1、基本情况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富加站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富加镇,是集过滤、分离、调压、计量、配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输气站。2006年1月20日,在对威青、

5、威成线场站进行适应性大修,改造过程中,相继发生三次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95万元。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2、事故经过该工程于2005年9月1日开工,12月15日完工,并已完成停气碰头、置换空气等工作。2006年1月20日12:17分,富加站至文宫站方向距离工艺装置区约60米处的威青线φ720管线突然发生爆炸着火,紧接着再距离第一次爆炸点9.4米处发生第二次爆炸。12:20左右,距工艺装置区约63米处,发生第三次爆炸。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3、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由于管材螺旋焊缝存在缺陷,管道在内压作用下

6、被撕裂,泄漏天然气携带处的硫化亚铁粉末遇空气氧化自燃,引发天然气管外爆炸。因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对负压,造成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合,相继引发第二次和第三次爆炸。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2)间接原因Ⅰ.威青线大修工程投产方案没有采用氮气置换,直接用天然气置换,致使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Ⅱ.富加班值班宿舍与场站安全距离不够,应急逃生通道选在管线上方,致使爆炸时,人员伤亡严重。Ⅲ.员工家属违反规定住在值班宿舍,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3)管理原因Ⅰ.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该站集输系统设备设施老化,长期输送含案例二西南

7、“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天然气造成腐蚀,使管道本身存在大量隐患。Ⅱ.在管线、场站的安全距离内建房,管道占压隐患严重。Ⅲ.管道管理部门对管道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大,致使管道周围植物丛生,加速了管道的腐蚀破损。Ⅳ.关键作业没有主管业务处室到现场进行监督,投产作业过程中,没人到现场进行把关。2、经验教训Ⅰ.对所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停气碰头、置换作业都必须使用氮气进行置换。案例二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Ⅱ.对储存、集输、生产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装置、管线等必须采取防化学腐蚀措施,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Ⅲ.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