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

ID:19573953

大小:5.4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3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_第1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_第2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_第3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_第4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部肿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恶性肿瘤一、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癌。近年来有女性增多及发病年龄更年轻化的趋势。部位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为常见。乳头状或溃疡型,或二者混合出现,其中又以溃疡型为最多见;有时呈菜花状,边缘外翻。一、癌(一)舌癌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舌前2/3癌(舌体)属口腔癌范畴,鳞癌;舌后1/3(舌根)则应属口咽癌范畴,多为腺癌或未分化癌。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致舌运动受限。有时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发生困难。一、癌(一)舌癌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下颌骨,使全舌固定;向后发展可以侵犯腭

2、舌弓及扁桃体。如有继发感染或侵犯舌根常发生剧烈疼痛,疼痛可反射至耳颞部及整个同侧的头面部。舌癌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因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加以舌的机械运动频繁,这些都是促使舌癌转移的因素。远处转移多见于肺部。治疗上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癌(二)牙龈癌牙龈癌在口腔鳞癌构成比中居第二或三位。下牙龈癌较上牙龈癌为多见,溃疡型多见。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使骨质破坏,引起牙松动和疼痛。上牙龈癌可侵入上颌窦及腭部;下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及颊部,如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一、癌(二)牙龈癌下牙龈癌比上牙龈癌淋巴结转移早,同时也较多见。下牙

3、龈癌多转移到患侧下颌下及颏下淋巴结,以后到颈深淋巴结;上牙龈癌则转移到患侧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远处转移比较少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一、癌(三)颊黏膜癌颊黏膜癌常发生于磨牙区附近,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浸润。穿过颊肌及皮肤,可发生溃疡,亦可蔓延至上、下牙龈及颌骨。如向后发展可波及软腭及翼下颁韧带,引起张口困难。治疗同前。(四)腭癌软腭癌应列入口咽癌范围。硬腭癌以来自唾液腺者为多,鳞癌少见。发生于硬腭的鳞癌,细胞多高度分化,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常侵犯腭部骨质,引起腭穿孔。向上蔓延至鼻腔及上颌窦,向两侧发展可侵蚀牙龈。硬腭癌的转移主要是向颈深上淋巴结,有时双侧颈

4、淋巴结均可累及。[治疗]适宜于手术切除或低温治疗,组织缺损可用赝复体修复。颈淋巴结一般行选择性手术,有转移时才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一、癌一、癌(五)口底癌口底癌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癌,中分化鳞癌,叫少见,溃疡型多见,舌活动受限,语言吞咽困难和疼痛,常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治疗]早期放射治疗,晚期切除+颈清。一、癌(六)唇癌唇癌为发生于唇红缘黏膜的癌。按UICC的分类,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唇部皮肤来源者应划人皮肤癌中;唇癌应仅限于可见唇红黏膜原发的癌。有鉴于此,唇癌已从口腔癌中独立出来;然而从广义讲,也有入主张将唇癌划归口腔癌中者。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

5、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黏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一、癌(六)唇癌下唇癌常向颊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而上唇癌则向耳前、下颌下及颈淋巴结转移。上唇癌的转移较下唇早,并较多见。唇痛的转移一般较其他口腔癌为少见,且转移时间较迟。[治疗]早期病例无论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激光治疗或低温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一、癌(七)口咽癌口咽部的解剖结构包括舌根(舌后1/3)、会厌谷、口咽侧壁(含扁桃体、腭舌弓、腭咽弓)、口咽后壁、以及软膊与腭垂构成;凡发生于此区的癌瘤均属口咽癌范畴。口咽癌主要为鳞癌,其次可为腺源性上皮癌

6、;偶见淋巴上皮癌(多发生在舌根部。口咽部咽环)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区,但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应与口咽癌有所区别。一、癌(七)口咽癌口咽部的淋巴引流主要向颈深上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由于口咽鳞癌多分化较差,加之吞咽、语言等功能活动频繁,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甚高;据统计口咽癌初诊时即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达50%-75%。[治疗]口咽癌,尤其是鳞癌,一般细胞分化较差,恶性程度较高,手术难度也较大,故以前多以放射治疗为主。对口咽癌一般均应同期施行选择性或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口咽癌的治疗效果,一般要比口腔癌为差。一、癌(八)皮肤癌颜面部皮肤癌多发生于鼻部、鼻唇皱折、眼险、上下唇、颊

7、、耳及额部皮肤。颜面部皮肤癌主要有鳞状细胞部及基底细胞癌,其中又以基底细胞癌较为多见。鳞状细胞癌初起时为一疣状浸润区域,表面有完整的正常上皮覆盖,生长速度较基底细胞癌快,常向深层及邻近组织浸润。如表面皮肤组织破溃,则形成如火山口样的溃疡,溃疡的基底常覆盖有坏死组织,表面呈菜花样,边缘及底部都较硬,经久不愈合,常流出有特殊臭味的液体或出血。一、癌(八)皮肤癌基底细胞癌较鳞状细胞癌生长缓慢,长时期内无自觉症状。初起时出现灰黑色或棕黄色斑,伴有毛细管扩张。以后在病变的中央部分发生潮湿、糜烂、表面结痂或出血。痂皮剥脱后形成溃疡,边缘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