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

ID:19597303

大小:938.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3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_第1页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_第2页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_第3页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_第4页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Technical regul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surveying for large crossing overhead rransmission line DL/T5049-1996                 主编单位:电力工业部中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施行日期:1996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关于发布《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的通知电技[1996]56号   

2、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49—95    该标准自1996年7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6年1月22日 1 总则1.0.1 为使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统一技术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大跨越耐张段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1.0.2 本规定适用于220~500kV架空送电

3、线路大跨越的工程勘测。其它电压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可参照执行。1.0.3 架空送电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一般在1000m以上)或塔的高度较高(一般在100m以上),因此导线选型或塔的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应按大跨越工程进行勘测。1.0.4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包括工程测量、岩土工程勘测、工程水文勘测以及岩土工程监理等工作。1.0.5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勘测成果的整理应推广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技术标准应尽量和国

4、际标准接轨。1.0.6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阶段的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当大跨越方案确定且条件简单时,可合并勘测阶段,但需同时满足各阶段设计的要求。1.0.7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除遵守本规定外,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规定。第一篇工程测量2 可行性研究阶段测量2.0.1 接受测量任务书后,应了解室内预选方案的概况及有关专业的配合要求。2.0.2 根据室内预选的不同方案进行现场踏勘。当发现对路径有影响的地物(如建构筑物、重要交叉跨越物)、地貌(如冲沟、溶洞)与图面不符时,应

5、进行补测、修改和调绘。2.0.3 配合设计人员进行实地选线。当方案未确定时,可根据要求从图上量取跨越点间距离和高程。2.0.4 对推荐方案,应进行实地定线或草测平断面图。必要时应测定路径的磁方位角或坐标方位角。2.0.5 对某些协议区或复杂地段,用仪器初步测量大跨越点、起迄点或测绘平面图。3 初步设计阶段测量3.1 一般规定3.1.1 根据测量任务书的要求充分搜集和利用已有资料。搜集的平面控制点成果,应包括其名称、等级、平面坐标和系统、高程和系统。搜集的水准点成果数量不宜少于两个,应包括其名称、等级、高程和系统。3.1.2 工程负责人应编写勘测大纲和做好技术方案

6、设计,组织工程参加人员商讨分工和争创优秀工程措施,做好仪器工具选择、配套、检定等工作。3.2 定线测量3.2.1 定线测量时,应配合设计人员现场选定大跨越两岸的塔位中心桩和耐张塔位桩。3.2.2 直线桩应设在便于距离测量、高差测量、平断面测量、交叉跨越测量、定位测量和能长期保存处。桩间距离视测图需要而定。3.2.3 直线桩(Z)、转角或耐张塔位桩(J)、塔位桩(G)应分别按顺序编号。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应埋设半永久性或永久性标桩。测量标桩规格及埋设尺寸按照附录A选用。3.2.4 直线定线测量方法宜采用直接定线,当路径遇有障碍物不通视时,则采用间接定线法定线。3.2

7、.5 直接定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1)避免后视距离短、前视距离长,相差过大现象;    (2)以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定好前视桩桩位后,观测水平角一测回,其允许偏差为±30″;    (3)直接定线测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5规定。    照准的前、后视目标应竖直,宜瞄准目标的下部。表3.2.5直接定线测角技术要求     当前、后视距离小于30m时,仪器应严格对中、整平,照准的目标应直、细(如测钎、铅笔尖等)。3.2.6 采用前视法加定直线桩桩位时,应先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好远视直线桩桩位,然后在其间加定直线桩。所加直线桩桩间距离,应力求均匀,且不宜过短。3.

8、2.7 采用间接定线法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