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

ID:1965616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_第1页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_第2页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_第3页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_第4页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及术后随访研究【】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经验,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为治疗制定合理的策略。方法:对2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方式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颅内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效果:瘤腔完全栓塞19枚,不完全栓塞6枚。术后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栓塞术后6个月-4年,动脉瘤未复发20枚,动脉瘤复发5枚。不完全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率较高;宽颈动脉瘤难于致密填塞,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窄颈的高。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2、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致密栓塞是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和复发的首要原则。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应采用个性化方案。  【关键词】脑动脉瘤;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最大的危险性在于易于破裂出血。有过蛛X膜下腔出血史的病人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更高。每次出血的致死率约30%[1]。目前治疗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包裹术;二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术。随着神经介入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有了长足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已成为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已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5例颈内动

3、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4年3月-200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已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完整记录资料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4岁。  1.2临床表现蛛X膜下腔出血1次者20例,2次者3例,3次者0例,4次1例。存在意识障碍者4例,动眼神经麻痹者6例,偏瘫者1例,失语2例,Hunt-Hess分级,I级11例,II级10例,III级3例,IV级1例。  1.3影像学表现25例均经全脑血管DSA确诊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瘤径长

4、3-16mm,平均值6.22mm。宽颈动脉瘤(动脉瘤颈>4mm或瘤体:瘤颈<2:1)7例,窄颈动脉瘤18例。  2方法  2.1手术方法病人住院后,先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是否存在以及判定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状、瘤颈的宽窄、与载瘤动脉关系及脑底动脉环的情况。拟行支架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给予抗凝处理。全麻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将导引导管置入目标颈内动脉,将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其前端置入动脉瘤腔内。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选择合适微弹簧圈。并术中行全身肝素化。对部分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支架(Bostom公司)载瘤动脉成形弹簧圈栓塞

5、术。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术18枚,支架载瘤动脉成形弹簧圈栓塞术7枚。  2.2随访于动脉瘤栓塞术后6个月-4年,行DSA复查。栓塞程度以Cognard(1989)标准评估[2]。  2.3统计方法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术后即时栓塞程度  25枚动脉瘤介入治疗即时效果:瘤腔完全栓塞19枚(76%),不全栓塞6枚(24%)。其中单纯可脱弹簧圈栓塞的枚动脉瘤中,完全栓塞16枚,不全栓塞2枚;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中,完全栓塞3枚,不全栓塞4枚(表1)。  3.2影像学随访结果  25例患者术后影像学均经DSA

6、随访。随访时间为栓塞术后6个月-4年(表1)。    表125枚动脉瘤栓塞程度与术后随访结果  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相应的动脉瘤复发枚数。  窄颈动脉瘤初次治疗的完全闭塞率为88.9%(16/18),明显高于宽颈动脉瘤的42.8%(3/7),两者相比,P(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窄颈动脉瘤较宽颈动脉瘤易达完全闭塞。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率57.1%(4/7),与窄颈动脉瘤术后复发率0.56%(1/18)相比,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宽颈动脉瘤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窄颈动脉瘤的高。根据动脉瘤复发与栓塞程度关系,完全栓塞组术后动脉

7、瘤复发率5.3%(1/19),与不全栓塞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66.7%(4/6)相比,P(0.00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不完全栓塞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完全栓塞组的高。  4讨论  4.1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的诊断患者怀疑SAH后,尤其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应首先考虑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应及时行CT检查,CT对急性期出血较敏感,不仅可以早期确诊,还可判定出血的部位、评价出血量、有无脑室扩张等信息。但CT发现SAH受到时间的影响,Vaggijn等人观察100例SA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