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

ID:19657688

大小:75.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4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近年来,神经刺激仪技术的发展使得下肢神经阻滞在临床得到更多的应用。外周神经定位阻滞是指运用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准确定位外周神经,用局麻药将其神经传导可逆性阻断,迖到手术无痛的目的。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外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在临床麻醉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1,2]。笔者对本院XX年3月〜灯年3月在部分下肢手术中选择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18〜75岁,体重44〜85kg,手术时间30〜150m

2、in。药品及材料StimuplexHNS-11神经刺激仪及绝缘针,一次性神经麻醉包,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和%罗派卡因混合液加1:40万肾上腺素。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予心率,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开放静脉并吸氧。确定穿刺点后,将神经刺激定位电流定于〜,频率2Hz,两极分别与穿刺针和患者相连。缓慢进针,当穿刺针释放的电流刺激神经引起相应的肌群收缩后,固定穿刺针并将电流减少至〜,如仍有肌群收缩,说明已迖到预定的神经附近,回抽确定为刺入血管后注药。麻醉选择根据手术范围不同及是否应用止血带,将60例病人分成三组:A组:

3、18例,应用单纯坐骨神经阻滞,包括不上止血带的足部清创术。B组:30例,应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包括上止血带的下肢手术。C组:12例,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包括上止血带的膝关节手术。麻醉效果测评以针刺法测试手术区域皮肤痛觉及耐受止血带两项指标来评定麻醉效果,可分为三级:1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完全无痛,且可耐受止血带至手术结束。2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有微痛,耐受止血带至手术开始后半小时有痛感,予静脉滴注度冷丁25〜40mg或氯胺酮15〜30mg后可完成手术。3级:针刺手术区域皮肤疼痛明显,不能耐受止

4、血带,需改用其他方式麻醉完成手术。2结果麻醉效果A组均为1级;B组1级27例,2级3例;C组1级11例,2级1例。术中指标监测以平静状态下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为麻醉前的对照,所有患者神经阻滞后的循环,呼吸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回访以麻醉操作完毕起计时,平均镇痛时间为9h。术后回访患者无神经系统损伤,循环及呼吸系统障碍,恶心呕吐,头痛,腰背痛及尿潴留。术后患者无需禁食。3讨论下肢外周神经阻滞适用于髖关节以下的下肢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好。近年来,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的临

5、床应用,提高了外周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外周神经阻滞用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逐渐增多的原因包括[3]:ASAIII〜IV级病人接受四肢、下腹部手术的手术量增加;门诊手术量的增加,加快病床周转的需要;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小;医疗费用紧缩的需要;便于有效地术后镇痛,无需特殊的监测;减少了围手术期病人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及其相关的副作用。单独神经阻滞麻醉或与麻复合施行某些手术时证明,病人住院天数能显著缩短,并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的条件[4]。外周神经定位阻滞的优点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对患者影响较小的

6、麻醉方法,与椎管内麻醉相比,适应证广,禁忌证相对较少。下肢手术通常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遇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或脊柱畸形、严重骨质增生等无法成功穿刺置管时,只能选用全身麻醉,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费用,也存在全身麻醉的风险。外周神经阻滞为此类患者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另外,较之传统的椎管内麻醉,具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胃肠道功能无影响、无脊麻后头痛、术后恶心呕吐,不需术后禁食等优点[5]。传统上外周神经阻滞有赖于病人的配合,针刺异感的出现,可引起病人不适,并易发生术后神经损伤。神经刺激器定位的方法用于外

7、周神经阻滞,其优点有:阻滞成功的指标客观、明确,能提高阻滞麻醉的成功率;适用于无法准确说明异感的病人;适当的镇静,减少了神经阻滞定位时不适感;减少神经的损伤[6]。解剖下肢最主要的神经支配来自于腰丛和腰舐丛。腰丛由T12前支一部分及L1〜3前支和L4前支一部分组成。腰丛中最主要的神经为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闭孔神经,腰舐丛最主要的神经为坐骨神经。腰丛的腰肌间隙阻滞将产生全部腰神经阻滞和部分詆神经阻滞[7],但在神经阻滞的位置上,腰丛阻滞的位置比较接近于脊神经根,效果也就接近于椎管内阻滞,因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8、对下肢感觉和运动的阻滞较好。局麻药的选择及用量腰丛神经行走于腰大肌间隙,完全阻滞所需局麻药容量不能少于30ml;坐骨神经干粗大,位于臀大肌深面,所需局麻药容量超过20ml。罗哌卡因为高效、低毒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较布比卡因轻,是目前外周神经阻滞的首选药物。尽管如此,但在短时间内注入如此大量,仍有可能出现毒性反应。有文献报道,%的罗哌卡因用于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大大减少了药物总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