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ID:19669635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使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教材分析与处理:《地球的运动》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地理中难点最高、最多的内容之一,文科考生在这方面得分往往较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本节最为重要的内容。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是从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自转的地理意义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的划分

2、。教材对较难理解的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这一地理意义则不作介绍。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对于本节的教学处理,可以按教材的顺序,先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再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后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当然也可以先把地球自转的特点及其意义讲完,再讲公转的知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要让懂得如何确定晨线和昏线,并要明确晨、昏线上的地点分别正处于日出、日落时刻,其太阳高度为0°,

3、并明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宾馆大堂墙壁上反映世界主要城市时间的挂钟、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亲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倒时差”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180°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记少了一天的记

4、录)来说明。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课后在本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通过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日出与升旗时间、物体影子

5、的长度、楼房间距等)或虚拟的逆向思维的情景(如地球运动方向改变、黄赤交角改变等),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3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4.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5、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二)过程与方法go

6、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

7、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量,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