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

ID:19675033

大小:2.66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0-04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_第1页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_第2页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_第3页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_第4页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监督—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乌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王树红第一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监督检查1、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对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的疫情报告制度。2、是否建立责任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3、是否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4、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是否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

2、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否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5、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否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否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二、调查取证(一)现场检查并制作笔录现场检查文件,核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人员及设备运行情况;现场查阅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及检查记录;抽查首诊负责制落实情况,查阅、核对门诊工作日志、报告登记簿、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

3、登记簿等。(二)询问调查并制作笔录询问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人员,了解报告人员对疫情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的掌握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诊断标准的掌握情况;根据举报投诉或造成的后果,调查核实。(三)收集有关书证相关制度的资料、记录本、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等。三、行政处罚(一)违反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主要情形1、未建立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的疫情报告制度。2、未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3、未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4、未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

4、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5、未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未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二)违法主体认定医疗机构违反规定的,则将该医疗机构认定为被处罚主体。(三)违法事实认定通过有效证据证实当事人违反上述规定,主要证据有:1、现场检查笔录现场检查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救治方案、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核实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人员,核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区域;核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设备的运转记录;检查传染病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等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记录;查阅、核

5、对门诊工作日志、报告登记簿、住院登记簿;现场抽查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和住院登记簿。2、当事人陈述笔录询问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人员对疫情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等情况的笔录。3、证人证言笔录询问医护、患者及家属有关传染病疫情方面情况的笔录。4、书(物)证包括报告登记簿、住院登记簿、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等。(四)适用法律1、违反的条款(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2、处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五)处罚1、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2、情节严重的,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节消毒隔离制度 一、监督检查1、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2、工作人员是否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

7、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4、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后是否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5、购进消毒产品是否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6、环境、物品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7、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是否随时进行消毒处理。8、是否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9、是否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消毒、灭菌合格率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