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D:19678318

大小:4.1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4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

2、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无效。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仲秋一过,氤氲于天地间的水汽便倏然散去,天蓝得如一汪海水,却波澜不兴,偶而有几缕白云飘过。大地恪守着自己的宁静和沉实,将积攒了一春又一夏的阳光(搜集/收集)在一起,再铺展开来,即是遍地耀眼的金黄——千亩万亩的稻子熟了。沁人心脾的香气从低垂的穗子间散发出来,_____________,带到村庄、农舍,带到更远的远方。当初,人们交给土地的,就是小小的一粒稻种,但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或象征,(还是/而是)人类和土地之间的一份契约。农人们立了

3、这个约定之后,就得一步步躬耕荐行,付出自己的汗水、情感、智慧……大地则如一个胸有城竹的魔术师,____________。先是一个细嫩的芽儿,由鹅黄而嫩绿地演变着,然后一棵、三棵、五棵……直到稻秧里慢慢传输、流动着的浆液在穗子上、在稻壳里悄悄凝结成晶莹的玉,大地终于兑现了(庄严/庄重)的承诺。1.文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偶而波澜不兴B.恪守沁人心脾C.积攒躬耕荐行D.契约胸有城竹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搜集还是庄严B.收集而是庄严C.搜集而是庄重D.收集还是庄重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立即把奔

4、跑的风紧紧握在手里承诺在心,却秘而不宣B.立即被奔跑的风紧紧握在手里秘而不宣,却承诺在心C.立即被奔跑的风紧紧握在手里承诺在心,却秘而不宣D.立即把奔跑的风紧紧握在手里秘而不宣,却承诺在心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在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微信,每天总会忙里偷闲地看一看,聊一聊,刷一刷,以至于很难想象没有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②汪曾祺为万千读者所推崇,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不绝如缕的故乡情结,和对故乡风物活色生香的精细描述。③近日,被监管部门连续警告,失去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权,又遭消费者投诉,乐视网可谓四面楚歌。④政协委员程红说,对共享经济等新

5、模式,政府应该积极面对,当发现问题时,必须同步创新,不能因噎废食。⑤当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到那位中国乘客出手施救的外籍女子苏醒后,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他致敬。⑥从美国大选到特朗普就职以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订阅量同时出现井喷,一改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趋势。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武汉、南京等城市出现的大型洪涝和渍水让不少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慢排缓释理念产生怀疑,专家称不能因此否定整个建设方案。B.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

6、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C.《非常传奇》是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了一档国内原创大型文化传承体验类季播节目。D.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这几年来,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研究实力上看,均不逊于欧美国家。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正像人物审美中,盛唐时期以肥硕为美一样,中国美学以小为美并非一直如此,其中经过一个由以大为美到以小为美的转换过程。这大致以中唐为界限。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中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仅从艺术和美学上看,陈先生的这个判断是有价值的。粗略地说,中唐之前我国美学和艺术欣赏的趣味以大为主,

7、而中唐之后,以小为美的思想渐渐占据主流。先秦汉民族常以大为美,形容人则有“生而长大,美而无双”(《庄子·盗跖》),“长令蛟美,天下之杰也”(《荀子·非相》);《公羊传·隐公五年》直接说:“美,大之之辞也。”从先秦时期出土的鼎器中,也可看出当时人们对恢宏阔大的追求。秦汉思想中以大为美的倾向更加明显,只要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大赋的创作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了。六朝时期,随着哲学上玄远之风的流行,人们要“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的思想席卷了这个朝代。刘伶《酒德颂》云:“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成为一种风尚,大代

8、表一种精神的伸展,“大人先生”成为—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