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ID:1968066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上传者:U-2494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_第1页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_第2页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_第3页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_第4页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孙贤刚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虽然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教学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得等弊端。这常常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萎缩,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笔者谈谈对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一、实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知识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太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数学与生活更加接近。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之后,笔者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容易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另外,笔者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利用刚学完的知识检验教室墙上的奖状 是否水平,说出自己的办法并实际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同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进而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二、如何设计数学实践课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方式。课内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为主,活动内容一般课内完成。课外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来考虑。在中学阶段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哪位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学生思索后似乎摸不着头绪,有的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这时笔者先让一位学生记录,3人上前演示,然后4人、5人等等,通过演示同学们自然得出了规律。再如,教学三角形后,笔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矩形、正方形之后,笔者让学生制作纸盒,并设计出图案、商标等等。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二)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同类项时,笔者领学生作了一个游戏教师拿出四小袋硬币,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分别数一下一共有多少钱,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1组: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用时三分钟,得出一共8.3元。2组.4组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二分钟后,得出一共8.3元。3组: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后得出是8.3元。显然3组获得了胜利。游戏过后笔者及时提问.3组应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学生积极地思考后得出了应用分类的结论,从而总结出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课后,有的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这样,在游戏中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三)实际测量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巩固。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虽能正确地掌握知识,但却不知道在实际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笔者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的花瓶的内径,记录工具的准备及测量过程,并以报告的形式写出结果。再如,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物测量,如测童旗杆是否和地面垂直及高度,测量被花坛隔开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等。(四)观察、调查实践活动。数学来源于实践。在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 统计初步”节课的实践活动,笔者让学生调查家庭的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钱,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的学习费用,核算浪费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等,使学生利用数字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再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参观学习,请厂里的领导、专家讲几年来工厂的发展变化和效益增长情况,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工厂的巨大变化。(五)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信息提取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例如,春天到了,为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笔者设计了“我心中的校园”一节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并拿出了方案,向学校提建议。又如,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乱花钱”的现象,笔者设计“手中的零花钱”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调查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最后提出“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和可行性方案。再如,“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一节实践活动课,笔者针对春游中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票等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量力性。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教师除考虑教材因素、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活动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实用性。教师选择的实际问题要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和意义,使学生从实验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趣味性。有趣味的问题能吸引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实践活动的效果有时不一定令人满意,这时教师不能草草收场,不了了之。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下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总之,中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虽然是一个新课题,但已显现出勃勃生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