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

ID:19683926

大小:2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_第1页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_第2页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_第3页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_第4页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通信的定义2.通信系统模型(方框图)(1)一般性模型(2)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3)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3.通信系统的分类(5种方式:物理特征、频率、信号特征、传输媒介、信号复用)4.通信方式分类(点与点、串并序)5.信息及其度量(消息、信息及信息量)6.平均信息量(信息源的熵)(离散信息源)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模拟、数字第二、三章确知、随机信号分析1.随机信号、随机过程的定义2.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1)数学期望(2)方差(3)相关函数(自相关、协相关)3.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特征(广义平稳随机过程的判定,各态历经性——数字特征可由随机过程的任

2、一实现的数字特征决定)4.对于实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主要性质(1)R(0)=E[ξ2(t)]=SS为平均功率(2)R(-τ)=R(τ)(3)∣R(τ)∣≤R(0)(4)R(∞)=E2[ξ(t)]直流功率(5)R(0)—R(∞)=σ2交流功率5.6.高斯过程(即正态随机过程)一维概率密度函数f(x)的性质(1)对称于x=a。(2)f(x)在(-∞,a)单调上升,在(a,∞)单调下降。在x=a处为极大值。(3)(4)对于不同的a、σ,f(x)的图形左右平移,变高变矮。1.窄带随机过程的表示方法(1)包络、相位表示包络服从瑞利分布,相位服从均匀分布。(2)同相、正交表示对于零均值的窄带平稳高斯过

3、程,其同相、正交分量同样是平稳高斯过程,且均值为零、方差相同,在同一时刻得到的同相、正交分量是互不相关的。2.噪声——一个理想的宽带过程,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都均匀分布,双边功率谱密度为W/Hz10。关于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其混合信号形式为11.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设输入是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输出一定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且有:(1)(2)(3)第四章信道1.信道的分类(1)传输媒介:有线、无线。(2)包含内容:广义、狭义。(3)广义信道分为调制、编码信道(两种信道的模型)。(4)二端信道分为恒参、随参信道。2.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1)幅度:频率失真(2)相位:群延迟3.

4、随参信道的特点:(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2)时延随时间而变(3)多径传输。4.信道容量:(1)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2)连续信道的容量第五章模拟调制系统1.线性调制器、解调器的一般模型2.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常用非相干解调方法:包络解调)。3.常用线性调制原理及抗噪性能(1)AM已调信号,已调信号的带宽B=2ωH输入功率输入信噪比AM常采用包络检波,大信噪比时:输出信号功率:输出噪声功率:输出信噪比调制制度增益≤2/3小信噪比时,须采用相干解调,才能恢复信号。(2)DSB系统已调信号,已调信号的带宽B=2ωH解调输入功率解调输入信噪比同步解调,相干载波,解调器输出信号m0(t)=1/2m

5、(t)解调器输出信号功率:解调器输出噪声功率:输出信噪比DSB调制制度增益(3)SSB系统a.希尔伯特变换b.希尔伯特变换性质c.若m(t)频带限于∣ω∣≤ωC,则:d.设,则:已调信号,已调信号的带宽B=ωH解调输入功率解调输入信噪比同步解调,相干载波,解调器输出信号m0(t)=1/4m(t)解调器输出信号功率:解调器输出噪声功率:输出信噪比SSB调制制度增益4.非线性调制原理非线性调制:频谱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产生边频分量。一般表达式:恒定振幅A相位调制:已调信号:频率调制:已调信号:5.频率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考虑,调频波为调频指数为:FM信号的带宽:FM调制制度增益G=1.频分复用的基本概

6、念:由于已调信号都是位于某一中心频率附近,并占据有限带宽的带通信号。采用频率分割的方法实现多路信号的信道复用,称频分复用。信道规划时,应考虑到边带谱的宽度,同时应留有一定的防护频带。第六章数字基带传输1.基带传输系统的定义及基本结构不使用调制解调装置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系统。2.数字基带信号: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归零、双极性归零。3.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连续谱分量、离散谱分量;当概率为常数时,无离散谱。4.基带传输码型应具有的特性:(1)便于定时提取(2)应无直流分量与很小的低频分量(3)码型的传输效率高(4)适应信源的变化基带传输常用码型:AMI、HDB35.无码间干扰

7、的条件(1)码间干扰的定义(2)无码间干扰的条件:时域频域(1)等效系统的概念:2.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系统的总特性凡符合等效系统要求,均可消除码间干扰。奈奎斯特速率:2W(W:系统的带宽)。3.余弦滚降系统(1)为什么要用余弦滚降系统?(2)滚降系数(3)系统带宽(4)系统等效带宽4.部分响应系统为什么要使用部分响应系统?第Ⅰ类部分响应系统:预编码、相关编码的概念5.监测系统性能的实验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