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

ID:19718883

大小:66.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_第1页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_第2页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_第3页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_第4页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小学审美教育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一切艺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此迖到美化心灵、规范行为、提高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目的。长期以来,小学审美教育处于尴尬的位置,学校一般以形式单一的美术课、音乐课取而代之。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灵培育、审美思想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广,小学审美教育也逐渐脱离了教育生产而成为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被视为人生教育中的黄金教育时间。席勒说过:“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

2、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我们才可以迗到自由。”[1]孔子在审美教育方面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提倡由诗的吟诵而发起心志,由礼的讲求而得以立身,由乐的陶冶而完成君子的教养[2],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美育渗透到教育体制当中,认为凡是受教育的人都必须接受审美教育,并要求自己的学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追求美的境界。一、孔子的美育思想1.“兴于诗”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曾说过:《诗经》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并认为“诗教”是一种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情感,培养正确的情操。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

3、“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3]他也赞同孔子对“诗教”的看法,并认为《诗经》能以情感人,最终使人获得正确的情感品德。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也提到:“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三百篇之大义也。惟其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4]“诗教”通过诗歌教育在塑造高尚的品格、提高思想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塑造君子形象,最终成就善良人性,这与孔子所提倡的审美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孔子提倡“诗教”的审美教育方式,不仅实现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达到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子曰:“质胜文则

4、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是指人的文采;质,质朴的意思。孔子认为既要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文采和质朴配称得当,使外在感性形式和内在的高尚品德充分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1.“立于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又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指约束自己;复礼,指遵循礼的要求;为仁,指实现仁德。孔子认为做事情要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学会克制自己,这便是仁。孔子将礼和仁联系在一起,“仁”是人所追求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礼”是一

5、种高于物质的外在约束,由此可以得出“礼”是立足于情感而又规范情感的,并且在实现人修身和立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修养仁德,心存善念,就不至于有恶行。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心灵美好的人,就不会有邪恶的想法。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礼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言行,培育人的道德情感,“礼”的实质是以真诚仁爱的思想情感为基础的,这与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是相辅相成的。1.“成于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齐国闻《韶乐》

6、,竟然三个月吃肉不觉其滋味,达到了精神世界对世俗世界的超越。《韶乐》俨然已经迖到了人生的最高层次。徐复观先生曾说过:“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远出于后世尊崇他的人们的想象之上,这一方面来自他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一方面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5]孔子“乐教”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乐是建立在内心真诚的情感基础之上的,通过艺术的形式引发真情实感的流露,从而得到内心境界的提升注重“乐教”对审美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通过“中和”的方式扩展人类内心善良的情感本质和道德欲望,又消解融合那些邪恶的欲望思想,从而实现“乐教”在审美教育中的真实价值和现实意

7、义。二、当代小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小学审美教育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断改革创新,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当下,审美教育成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小学审美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因素的阻碍,又沦落为传统教育的绿叶,成为了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面子工程,虚有其表。首先,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相关政策,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等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音乐课程和美术课程,从而加剧了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差距。子曰:“有教无类。”子

8、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