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

ID:19730074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_第1页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_第2页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_第3页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_第4页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中职学生急需积极心理学的干预和引导,通过他们在入学初期得到的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有助于自信力的提高,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和自我期望值的增强。通过求学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以及社团活动等的积极心理学的强化教育与疏导,使得他们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个性发展更加完善,成就自我。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的生存状态中也离不开积极心理学的影响。若能一以贯之,我国的职业教育将有一番新气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同龄青少年,他们更需要心理上的干预和辅导。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中职学生入学初期的积极心理学的

2、引导1现状分析20世纪80、90年代,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图实惠,能早点工作,自食其力。因此,彼时进入中职校的分数甚至超过重点高中,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学生也进了中职学校。到了21世纪,这些曾经的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很多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目前,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但不少单位用人政策仍倾向于高学历,因此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再加上社会普遍的认识偏颇,使得家长们形成高度一致的意见,只要孩子能上高中,绝不会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于是,进中职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失去了上高中机会的所谓的“淘汰者”。这批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有偏差,极少得到过肯定,

3、更多的只是不满和冷落。许许多多的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这些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撇在了一边,不闻不问”。这些学生本来就已存在问题,再加上对他们缺乏要求和关心,就使得原先存在的问题更严重。并且初中基本上取消了留级制度,无论学习程度如何,都只能按正常学制毕业。而中职学校的招生现在为了争夺生源,在很大程度上又降低了准入标准。由此,目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不仅学业不良,行为、习惯、心理甚至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但是终究还是给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带来了无比艰巨的挑战。2入学初期的积极心理学教育引导工作鉴

4、于此,在中职学校里,对于初入学的学生实行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如一棵正在旁逸斜出的树苗,中职学校的纠偏行动不仅会让学生们重新走上阳光大道,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将来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首先在美国发起了一场心理学运动。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希望、自信、快乐、

5、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这些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如何在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效率、行为习惯和公民道德等方面予以恰当的培养和引导,值得深思和探究。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有利于学生重新树立对生活和人生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所选专业,有利于学生确定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为中职教育各个方面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关于这个方面,班主任可以起到主导作用。班主任从开始接触到班级的同学那一刻起,就要意识到:让班级的每个学生在中职阶段发挥自己的积极力量,挖掘其潜在的优秀品质,重新审视

6、自己、认识自我,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了解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水平有一个整体把握,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在学生档案中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以便适时表扬学生。可以说,入学初期的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有助于学生自信力的提高,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自我期望值的增强。二、求学阶段的积极心理学的增强教育与渗透1积极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主导者是班主任,参与者是学生,它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的终极目标,它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精心布置教室,在班级设立特色区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口号、班歌,建立良好的班风

7、、学风等。积极的班级文化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有多样的形式,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班级宣传、外出实践等。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激发并强化中职学生的潜力、积极人格,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受过赏识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