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

ID:19751909

大小:4.8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0-05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_第1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_第2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_第3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_第4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性痢疾赵杰刚概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原学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无鞭毛杆菌分型:4群(痢疾、福氏、鲍氏及宋内志贺菌)47个血清型。病原学(2)致病力内毒素:全身毒血症外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侵袭基因病原学(3)抵抗力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生存1~2周对各种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菌痢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流行特征:夏秋季多发。儿童多发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侵入部位:乙状结肠与直肠病理改变:急性期:炎症(

2、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坏死(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不规则浅表溃疡)慢性期:肠粘膜增生,形成囊肿及息肉大部分胃酸杀死痢疾杆菌胃少部分入肠→正常菌群拮抗作用、分泌型IgA阻止不发病人体免疫力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引起肠粘膜炎症反应,粘膜出现坏死和溃疡。腹痛、腹泻、脓血。【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消化道特点:志贺菌释放内、外毒素,外毒素引起肠粘膜细胞坏死,内毒素引起发热和毒血症。机体产生过敏反应,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急性期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形成浅表溃疡;慢性期肠粘膜水

3、肿及肠壁增厚;中毒型肠腔局部充血水肿。【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二)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分型)急性菌痢⒈普通型⒉轻型⒊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普通型(典型)起病:急全身毒血症状:高热伴畏寒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特点:次数、量少、性状体检: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病程:1周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不发热或低热肠道症状均较轻,大便次数较少病程短,3~7日,可转为慢性。中毒型2~7岁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肠道症状较轻盐水灌肠或肛门拭子镜检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中毒型中较多见的一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灰白、肢冷、指甲发白;心率快,脉细速;血压

4、下降或测不出脑型(呼吸衰竭型)最为严重脑缺氧、脑水肿、脑疝或呼吸衰竭频繁或持续性惊厥、昏迷、呼吸节律改变、严重者呼吸停止、瞳孔改变、对光反应消失临床表现慢性菌痢⒈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⒉慢性迁延型3.慢性隐匿型慢性菌痢病程:2个月以上慢性化的原因①病人抵抗力低下②与感染的细菌菌型有关,如福氏菌或耐药性菌株感染实验室检查血象急性期:WBC↑,NC↑慢性期:贫血粪便常规外观镜检粪便培养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粪便镜检:WBC或脓细胞及RBC临床诊断粪便培养:(+)确诊治疗急性菌痢1.一般治疗隔离、休息、饮食、补液2.病原治疗志贺菌属耐药↑多重耐药参考当前菌株药敏情况用药病原治疗

5、①喹诺酮类杀菌作用,耐药菌株少目前首选药物。诺氟沙星(norfloxacin)0.2~0.4g,Qid疗程5~7天其他: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孕妇及儿童慎用②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TMP)--耐药菌株有所增加--多数病人仍有较好的疗效对症治疗高热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解痉药如阿托品及颠茄毒血症重者小剂量激素慢性菌痢1.病原治疗--应积极做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可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须长,须重复1~3个疗程。--亦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慢性菌疾2.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可用镇静、解痉药物。--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可用

6、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慢性菌痢常并存其他慢性疾病,应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中毒性菌痢1.病原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头孢菌素:头孢噻肟中毒性菌痢2.对症治疗高热:退热药及物理降温高热伴躁动、惊厥:亚冬眠疗法反复惊厥:镇静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中毒性菌痢3.休克型的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血管扩张剂如山莨菪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衰者用西地兰短程激素中毒性菌痢4.脑型的治疗脑水肿:20%甘露醇脱水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预防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及时发现带菌者。切断传播途径

7、:保护易感人群:F2a型“依链株”活菌苗护理急性菌痢护理诊断①体温过高;②腹泻;③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护理措施①消化道隔离;②作好腹泻的护理;③作好高热的护理。中毒型菌痢护理诊断①体温过高;②有窒息的危险;③意识障碍;④组织灌注量改变;⑤气体交换受损;⑥潜在并发症:脑水肿、脑疝。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①生命体征;②神志状态、面色;③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④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及对称;⑤记录出入量。护理措施(2)对症护理:1)作好高热护理。2)作发意识障碍、惊厥护理。护理措施(2)对症护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