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

ID:19753822

大小:1.62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05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_第1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_第2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_第3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_第4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要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2000》要览前言2000年8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循环》杂志上颁布了新的“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00”(TheInternationalGuidelines2000forCPRandECC)作为第一个国际CPR和ECC指南,指南2000是由各国专家小组经过客观评估、认真讨论后完成的,是集中了全体专家智慧并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成果前言新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救助者与急救人员以最有效的方法救治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跳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指南还包括了对CPR方法学的修订、自动体外除颤

2、器(AEDs)的评价、对急救人员的培训指导原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指南新指南以科学和循证为准则指南遵循的循证原则包括:查寻系列研究和发表结果作为依据;确定每篇研究报告的等级;认真评价各文献的质量;综合所有依据确认最终指南建议的等级这种循证保证了指南更改内容和新疗法的科学准确性,兼顾到可能对将来的影响,如其安全性、价格、有效性和可教授性复苏概念的扩展:从心脏停搏前到脉搏恢复后成功的ECC有赖于:救助者知晓早期应用急救医疗系统(EMS)的重要意义愿意和能够进行有效的CPR曾被培训使用AED提倡将救命的BLS作为公民和社区人员的责任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

3、检查脉搏的步骤非医务人员实施胸外按压前无需检查动脉搏动是指南2000的重大改变之一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现场急救者(非医务人员)检查颈动脉搏动所需时间都比标准规定的5~10秒要长,只有15%的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把颈动脉检查作为必须的诊断条件,其敏感性约55%、特异性约90%,总准确率约65%,错误率达35%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新指南规定非专业急救人员,在行CPR前不再要求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必须的诊断步骤,而只要求检查循环体征非专业急救人员无需根据脉搏检查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胸外按压或电除颤但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认循环状态在

4、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检查和评价循环体征对非专业人员是指:给予人工呼吸并判断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情况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通过看、听来感知呼吸和注意患者其它机体运动功能仔细鉴别正常呼吸和濒死呼吸在非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删除检查脉搏的步骤对专业急救人员,检查循环体征时要边检查颈动脉搏动边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专业人员应能鉴别正常呼吸、濒死呼吸以及心跳骤停时其它通气形式评价时间不要超过10秒,如果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环,则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校正和简化成人心脏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率胸外按压是在胸骨中下1/2提供连续的压力动物和人体研究均表明,按压频

5、率>80次/min时血流动力学效果最理想新指南规定按压频率为100次/min,因为实际CPR中按压频率常达不到100次/min,这要求平时应加强训练以尽量达到此频率校正和简化成人心脏按压频率和按压/通气比率心跳骤停期间,冠状动脉压随按压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15次不间断按压比5次不间断按压所产生的冠状动脉压要高在每次按压停顿后,要连续几次按压才能使脑及冠状动脉灌注压达到停顿前的水平新指南规定:气道建立前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CPR,按压/通气比率都为15∶2;气管插管后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此时可用5∶1的比率口对口呼吸由于害怕传染疾病,许多现场急救者行CPR

6、时不愿对患者行口对口呼吸,有证据表明:单纯胸外按压而不做口对口呼吸也有效成人CPR初期并非一定需要正压通气口对口呼吸和单纯胸外按压的效果无区别新指南规定:如给成人患者复苏时不愿或不能行口对口呼吸,则应立即行胸外按压而不能什么都不做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迅速识别和转运、院前处理、通知医院急诊 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患者就医的延误院前急救人员必需做到:筛选(如12导联心电图或卒中筛选检查)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潜在卒中患者,尽快通知医院急诊室;尽快采取治疗对策;尽快送至适当的医疗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

7、卒中的处理为争取患者在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溶栓治疗,医院急诊科医生必须做到:利用指南推荐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从患者来诊、初步评价、相关检查和结果判定等,多个步骤,及时决定是否需静脉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给氧方式: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疗效相同一项随机试验将小儿急诊在院外进行的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给氧两种通气方式比较,认为两种通气方式疗效相同气管插管的通气方式是复苏“金标准”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气囊面罩给氧是必需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给氧方式:气囊面罩与气管插管疗效相同是否选择气管插管应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转运到医院急诊科所需的时间和急救人员的实际经验、专业技能而

8、定什么情况下院前急救首选气管插管,需监测文献关于插管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