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

ID:1976016

大小:24.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_第1页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_第2页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_第3页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复习资料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填空选择】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的“金镞正骨科”不仅继承前人治疗骨伤经验,而且对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和固定技术有所创新。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骨伤最易损伤的部位是筋骨。骨折的特殊症状及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脱位的特殊症状及体征: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夹板固定后应及时调整扎带的松紧度,保持在1cm的正常移动

2、度。牵引疗法包括:有皮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创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步鄹: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绕神经损伤后易出现:腕下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常发部位:前臂、小腿、手掌。骨折的外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筋肉牵连,疲劳骨折。不稳定骨折包括: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骨折骨折线的形态不稳定的是:斜形骨折。骨折后期的并发症: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并发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儿童平均151°,成人男性为132°,女性为127°。股骨颈骨折按其部位不同分为:头下部、颈中部、基底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顺转子间骨折,反转子间骨折,转

3、子下骨折。足部骨骼构成的三个主要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与跖骨间的横弓。足弓的功能:负重、推进行走、吸收人体震荡。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肋骨骨折最易发生于第4~第7肋之间。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应保证达到良好的对位,关节面光滑完整,才能有效地恢复关节的功能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脱位在2~3周以内者为新鲜脱位,在2~3周以上者为陈旧性脱位。假关节的活动不属于肩关节脱位的特殊体征。肩关节骨折前脱位分为喙突下、腋窝处和锁骨下。【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损伤性骨化性肌炎常见于肘关节。筋伤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瘀肿和功能障碍。颈椎病

4、嘴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三部分组成,起着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腰椎椎管狭窄主要症状为:缓发性,持续性的下腰和腿痛,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患肢与正常肢相差2cm。【名解】【创伤性休克】:是因为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导致出血与体液渗出,使有效循环量锐减,激发疼痛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衰竭、急性氧代谢障碍和内脏损伤为特征的全身反应综合征。【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跟骨关节结节角】: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腓肠肌、比目鱼肌收

5、缩,可作强有力的跖屈动作,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为跟距关节的一个重要标志。骨盆的两个负重弓:骶骨弓,骶坐弓。【筋】:筋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指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盘、椎间盘、腱鞘、神经、血管等组织。【疼痛弧】:是冈上肌腱炎的特征,是指患肩外展未到60°是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范围内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主继续上举。因而将60°~120°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异常活动】:在肢体关节处出现了类似关节的活动,或者关节原来不能活动的地方出现了关节活动即为异常活动【功能复位】:骨折复

6、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的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向尺侧倾斜20°~25°。【颈干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称内倾角,又称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硬瘫】: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轻度肌萎缩,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无诱发电位。【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肢体长度的测量方法】:1,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3,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

7、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4,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是使用)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肌力测定标准】:(1)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2)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3)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的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4)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5)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