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

ID:19762052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6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_第4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个性【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个性;行为方式;心理特征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也是极不稳定的,在学龄前时期孩子的语言和动作都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固定型的个性,因此是孩子个性的最初萌芽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们的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怎样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呢?“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孩子生下来之后心理状况也如一张白纸一样,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2、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1~3]。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咨询时总是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1家长的心态1.1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7a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平时学习还可以,一到考试就紧张、恐惧、失眠、厌食、歇斯底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

3、放弃等。.133229.1.2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1.3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可影响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抱怨、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1.4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横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5a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

4、常被妈妈批评,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2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个性2.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个性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2.2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快乐个性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4、5]

5、。2.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2.4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2.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个性。2.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个

6、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3.1温柔一推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一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6]。3.2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幸福那些因为各种心理障碍而生活不顺的人,就是分离得不好的人。最严重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的心理发展状态几乎停留在与母亲融合性关系中,所以他

7、们各种能力都受到限制,从现实的层面看,也许终生都要生活在母亲的照顾中。分离得不太好的是各种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的内心世界部分地与母亲融合,所以能力有部分受限。正常人就是跟母亲分离得比较好的人,他们的能力可以发展得很好。3.3心理上的分离跟现实的分离心理上的分离跟现实的分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心灵成长的程度,后者指的是此时此刻的父母子女关系。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举措。3.4孩子跟母亲分离的过程孩子跟母亲分离的过程,是伴随一生的。出生就是这个分离的开始。1a以内,婴儿跟母亲建立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母亲在这个时候会全力以赴陪伴和

8、喂养孩子,可以使婴儿获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