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

ID:19788859

大小:143.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6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_第1页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_第2页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_第3页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_第4页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09第6讲整理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大下安法师《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年秋季弘法行系列9月于抚顺善缘寺《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第6讲(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未经祖庭审定)《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看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好,先看这一段。这是首先是总明告命,佛告当机的阿难及韦提希。这一章就是下品下生章,是彻底彰显阿弥陀佛至极悲心愿力的这一章,也是五浊恶世末法的众生、罪业深重的众生得到拯救的这一章。下品下生的这个位次,他是什么

2、样的人呢?是具足造作五逆十恶这些重罪的凡夫人。那这样的众生,“作不善业”,这个造恶之机呀,他是什么样的恶业都敢造,这说明他是愚痴颠倒,一点智慧都没有,也是一点敬畏感都没有,彻底地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放纵自己的贪欲,无所不为。具体来说,就是造作“五逆十恶”——上大下安法师《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年秋季弘法行系列9月于抚顺善缘寺五种极重的逆罪。父母对我们恩德最重,不仅不去孝养,而且还杀父杀母。圣人对我们法身慧命的教化,恩德很重,不仅不依教奉行,而且要杀圣人。僧团是住持法道的一个载体,他不仅不去护持,而且要破坏,破和合僧。那佛是

3、三界极尊,不仅不去顶礼供养,而且还要有害佛之心,出佛身血。当然,这五逆对我们众生来说,这个直接出佛身血没有这个机会,唯一能出佛身血,直接出佛身血的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就是由于要害佛,种种的手段,最后他就几个方法都不行,最后就想利用顶礼佛陀的时候,这个手指甲沾满剧毒药,准备害佛。走到中路的时候,地裂开,就生身陷入阿鼻地狱。出佛身血,包括着这个佛灭度之后,一些佛像他来砸碎,这些砸佛像的人现生就有恶果体现出来。这个十恶就是指身口意三业的恶业。那从因果来算,五逆罪你随便犯了一逆,都会直接下阿鼻地狱一劫。阿鼻地狱就是无间地狱,五种无间,一人亦

4、满,多人亦满,受苦无间,那这个,一天,一昼夜万死万生,非常剧苦。如果犯多种逆罪,那就是经历多劫了。当他五逆十恶这个极重的罪都敢造的话,那其它的那些坑蒙拐骗的事情,那就更容易小菜一碟地去犯了,这就“具诸不善”。身口意三业都是恶业来庄严,也是不以罪恶为耻,反以罪恶为荣。末法之际,恶人越来越多,越恶的人越能受人尊重,越恶的人越能吃得开,在教内僧团亦复如是。如法的比丘、持戒修行的比丘都会不受欢迎,只能到深山老林里面去。【恭请祖庭定夺】05:35,这里法师发音为“具诸众善”,这里法师似应在讲经文“具诸不善”,疑口误。上大下安法师《观经四帖疏·

5、九品往生章》2014年秋季弘法行系列9月于抚顺善缘寺那这些能够五逆十恶都敢造的人,他就愚痴之人,不信佛法,不信因果,肆无忌惮,无法无天。虽然他自己不信,但是因果的法则仍然在他身上体现。由于他在生前造作这么多的恶因,临命终时就一定感得地狱的果报。造作的恶业越多,下地狱遭受苦的时间就越长,就“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啊。只要看看地狱里面种种的苦刑,那是胆战心惊哪。这里提出五逆重罪的一个根机。昨天也有人提问,就四十八大愿当中,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上

6、大下安法师《观经四帖疏·九品往生章》2014年秋季弘法行系列9月于抚顺善缘寺不得往生,那现在《观经》讲下品下生章里面是没有提到谤法,只是谈到五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说明这个谤法的罪就更重。但这个十八愿,从阿弥陀佛的立场来看,只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因为这两种恶业,你五逆罪,罪业很重,也就一点福德都没有,你谤法也是一点智慧都没有。如果这两种同时造,就直接入阿鼻地狱,多生多劫不能出来。所以佛是唯恐众生造这两种罪恶,就善巧方便地说你只要造了这两种恶,就不得往生。但是就阿弥陀佛的慈悲心来说,也不是说要舍弃这样的众生,也还是有摄受之心。所以下

7、品下生章里面就取五逆,除谤法。你五逆的罪已作,但只要还能信愿称名,也会慈悲摄受,令他往生。但这里讲谤法的罪你没去造作,也只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也谤法了,万一谤法了,他临终还能忏悔,也可以往生,阿弥陀佛也是摄受他往生。只不过是往生之后,他在莲华里面要住多劫,住多劫呢,或者六劫,或者十二大劫,那十二大劫就最长的了。那这等罪人在莲华里面就是有三种障碍:第一是不得见佛及菩萨圣众;第二不得听闻正法;第三不能到他方世界去承事供养他方诸佛。除这三种障碍之外呢,就不会有其他的苦了。就在莲华里面,这些往生者所受的快乐就犹如比丘受入三禅之乐。就娑

8、婆世界秽土来说,在三界当中最快乐的是在第三禅。第三禅就叫定生喜乐地,就是由深妙的禅定所生起的身心的快乐。所以虽然莲华不能出来,但是享受三禅的法喜快乐。这样来看,虽然在莲华多劫不开,但至少比下地狱要强得很多哦。所以这里善导大师就提出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