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

ID:19797211

大小:403.0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06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_第1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_第2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_第3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_第4页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化学(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试题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化学(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

2、4Al-27S-32一、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不同D.《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D【解析】A.高锰酸钾稀溶液有强氧化性,不能作钾肥,喷洒它的目的是除去乙烯,延长花期,选项A错误;B.碳酸钙需

3、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才能得到二氧化碳,因此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来产生二氧化碳,选项B错误;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选项C错误;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涉及蒸馏的方法,蒸馏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选项D正确。答案选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化学键断裂或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Na2O2和Na2O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溶液中的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所以可以用滤纸来分离溶液和胶体D.食盐溶液能导电,但食盐溶液不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氯

4、化钠溶于水有离子键的断裂,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胶体也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滤纸来分离,故C错误;D.食盐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本题选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g由乙烯与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AB.标准状况下,由H2O2制得4.48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8NAC.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D.25℃时,pH=13的Ba(

5、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142019届高三试题【答案】A【解析】A.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式量为14,故碳原子数为为NA,正确;B.氧元素有-1价到0价,生成0.2mol氧气,转移电子为0.4mol,错误;C.NO与O2反应生成NO2,分子数减少,错误;D.不知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错误。4.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A.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精盐的水溶液制取钠B.用海水、石灰乳等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用H2还原氧化镁制得镁C.以铁矿石、焦炭、

6、空气、石灰石等为原料,通过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制得铁D.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答案】C【解析】A项,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2NaCl2Na+Cl2↑,而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得不到钠,A错误;B项,镁的还原性比氢气的还原性强,不能用氢气还原氧化镁制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B错误;C项,工业上常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制得铁,

7、因为炼铁的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所以石灰石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C正确;D项,因为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获取金属铝,D错误。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点的正反应速率υ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υ逆B.T2下,在0~t1时间内,υ(Y)=mol/(L·min)C.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D.该反应进

8、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答案】D【解析】用“先拐后平”法,T1优先T2出现拐点,T1达到平衡时间短、速率快,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T1>T2;T2平衡时c(X)小于T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H<0。A项,M点是T1时的平衡点,υ正(M)=υ逆(M),N点是T2时的不平衡点,N点时的逆反应速率小于T2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由于T1>T2,T2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小于T1平衡时的反应速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