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

ID:19806462

大小:595.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6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_第1页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_第2页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_第3页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_第4页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座社交恐惧症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张仁川主任医师2011.6.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又称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是焦虑障碍的一个重要亚型,患者过分或不现实地害怕社交操作场合,无法忍受的尴尬或别人的审视的状态。国外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是继忧郁症,酒精依赖后排位第三的常见心理障碍。患病率约为8%,多见于13—24岁青少年,平均病程20年。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人们对此病认识明显不足。是一种公共卫生问题。一、临床特征:1.在社交场合和与人接触时发生强烈恐惧,不敢与人对视或怕眼睛余光窥视

2、别人或担心别人审视自已而不安,甚至产生敏感性关系妄想。2.发生时带有焦虑不安和自主神经症状,如脸红、心悸、发抖、出汗、恶心、呼吸急促、急于上厕所等。3.反复或持续地采取回避行为来解决自己困境而不致严重地、难以摆脱地影响他们和别人交往而形成心理冲突。4.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5.常合并有自我评价过低,害羞及害怕批评。6.病程往往已超过6个月。社交焦虑障碍可根据其亚型分为:(1)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指在大多数社交场合都焦虑,包括社交场合操作性焦虑和与人交往的焦虑。(2)非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指在非正式社交场合很自在,但在公共场合

3、讲话或操作(表演)时就感到窘迫或产生严重焦虑。二.发病机理1.神经质及羞耻感是重要的个性因素。2.幼年的精神创伤及特征性使用回避等心理防御机制。3.M.R.Laary的自我推荐学说认为动机是共同因素,如处境和人格。4.Kendlen对2163对女性双生子调查,发现遗传率达30%。5.Lietowiz等认为社交焦虑障碍与神经递质的代谢有关。6.认知错误。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错误造成对情境的不正确理解导致非理性或功能不良性信念,影响后续情感和行为。三.诊断和鉴别诊断CCMD-3中社交焦虑障碍称为社交恐惧症,属恐惧症中一个类别,其诊断要点为:对某些

4、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对恐惧处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ICD-10中社交焦虑障碍称为社交恐怖症,属恐怖性焦虑障碍中的一种,诊断要点如下:1.心理,行为或自主神经症状必须是焦虑的原发发现,而不是继发于妄想或强迫症状等其他症状2.焦虑必须局限于或主要发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3.对恐怖情境的回避必须是突出特征。DSM-4诊断标准:社交焦虑障碍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诊断要点如下:1.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被他人仔细端详时,

5、所害怕的是他自己可能会作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2.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几乎不可避免的回产生焦虑,因而可能采取限制这个场合或被此场合所诱发的形式3.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4.患者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场合,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烦恼而忍耐着。5.6.7.8(略)社交焦虑障碍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鉴别诊断:1

6、.正常社会焦虑或回避主观上是否有精神痛苦及是否影响社会功能是区分病与非病的重要法码。正常人的回避是暂时性策略性回避,恐惧症往往是一种较持久的对内心现实的回避。2.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社交能力不足和社交技巧的缺乏,不是恐惧回避,只是回避某些活动倾向。3.广场恐惧症害怕对象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场所、交通工具等。怕找不到出口。4.强迫症首先回避内心的现实,然后才是客观的现实,如怕上公厕是怕脏而非怕见到厕所里的人。5.精神分裂症可能有被审视的妄想而避免见人,但却是怕人,而社交恐惧症是怕与人交往,而不是怕人。6.抑郁症抑郁症出

7、现的社交障碍源于情绪低落产生的负性思维和自卑感。7.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回避的是独自外出或呆在家中,常需人陪伴,社交恐惧回避与人交往,宁愿独处。8.躯体畸形障碍共同点也是回避行为。但躯体畸形障碍的回避行为由患者主观想象躯体畸形所致。而社交焦虑症则没有躯体障碍。9.躯体疾病所致的回避行为躯体疾病所致的回避行为由躯体疾病引起生活能力减退、残疾所致。而社交焦虑症则缺乏客观的躯体疾病。10.共病四.治疗:1、治疗目的:缓解害怕情绪降低期待性焦虑减少回避行为减轻警觉性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2.药物性治疗:(1)抗抑郁药氟西汀20—60mg/d帕罗西汀20

8、—60mg/d氟伏沙明100—200mg/d西酞普兰20—60mg/d舍曲林100—200mg/d万拉法新75—225mg/d米氮平30—45mg/d(2)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氯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