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

ID:19846949

大小:7.05 MB

页数:210页

时间:2018-10-06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_第4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理论绪论阴阳五行脏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9月中医基础理论注意的问题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方式.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最基础学科.转变思维,尽快入门.主要内容中医学发展史及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经络学说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一.中医学及其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第一节中医学及其理论体系的概念1.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受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的影响,运用朴素辨证法和整体观念

2、,形成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及摄生康复的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气的一元论和阴阳五行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建构的理论体系.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春秋战国至汉朝形成时期唐朝至明清发展繁荣时期近代至今改革探索时期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的

3、成书标志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素问》《灵枢》.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运用气的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全面系统的论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养生,标志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2.《难经》解释了《黄帝内经》的疑难问题,在理论上有所发展.成书于西汉时期,提出“独取寸口”“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诊治原则.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书于东汉).※4.《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标志中医临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东

4、汉张仲景著,宋代林亿校.《伤寒论》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和杂病辩证论治的专书,提出六经辩证法,是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金贵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繁荣魏晋隋唐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专科医著金元时期学术思想活跃,金元四大家明清时期战争较多,瘟病学派.1.魏晋隋唐时期继承和整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专科医著相继问世.①晋.王叔和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面系统的论述了中医脉学原理和诊脉方法,记录了24种脉象奠定了脉学理

5、论和方法,推动了寸口诊脉法的普及应用.②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③晋.皇埔谧《针灸甲乙经》继《灵枢经》后较全面系统地论述针灸理论、输穴及治疗等的专著.④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盛唐及以前的医学成就,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金元时期学术思想活跃,学派蜂起,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称寒凉派.张子和主邪去而正安,力主攻邪,称攻下派.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主张调理脾胃,升举清阳,称补土派.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于滋阴降火,称养阴派.3.

6、明清时期①温病学派形成和鼎盛时期,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新发展和突破.温病四大家.如吴又可著《温疫论》传染病.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创“卫气营血”;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三焦”,王孟英著《温热经纬》.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命门学说形成张介宾、赵献可等提出“肾为命门,藏有阴阳,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③清.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创五大逐瘀汤,脑为元神之府等.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改革探索近代:现代医学发展,中西会通派.张锡纯为代表,《医学衷中参西录》.现代:探索中医改革发展之路--走中西

7、医结合;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科技和现代医学诊疗手段;中医药剂型改革等;理论创新等.第三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及外界环境认识疾病方法治疗用药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概念中医学关于机体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完整性,又重视外界环境和机体的相互影响,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思维方法叫整体观念.具体指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四时气候地土方宜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组织结构生理

8、功能自然环境病因病机社会环境2.整体观念的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病理等)①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化生.②组织结构:五脏为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