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

ID:33795541

大小:939.01 KB

页数:141页

时间:2019-03-01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_第1页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_第2页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_第3页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_第4页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课件(绪论阴阳五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学导论IntroductionofTCM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方法的一门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中医学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2、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期:先秦两汉发展期:两晋隋唐两宋金元明清近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气一元论与阴阳五行学说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医学的起源: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马克思主义观点:生产和生活实践起源说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一)先秦、两汉时期先秦、两汉时期

3、,是中医理论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中医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元气论自然观、阴阳五行学说、六气说秦汉——中医理论体系奠基阶段主要代表性的著作有四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2.《难经》扁鹊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是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伤寒论》(外感病)《金匮要略》(内伤病)4.《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撰著,其问世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后析为《伤寒论

4、》和《金匮要略》两部医籍。《伤寒论》以论述伤寒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提出了以六经为纲辨别伤寒的规律和原则;《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为主,提出了以脏腑分证为纲辨别杂病的规律和原则。(一)两晋隋唐时期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阶段1、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4、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5、《新修本草》(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著作。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二)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涌现、

5、理论突破阶段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张从正(子河)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1、宋代陈无择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方面有许多创见,他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弟子阎孝忠将其理论和经验整理成书,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开创了脏腑

6、证治的先河。(1)刘完素 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药用寒凉称为——寒凉派(2)张从正 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创“攻邪论”用药以攻邪为主,多采用“汗、吐、下”三法称为——攻下派(3)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创“脾胃论”,治疗,重在“调理脾胃,升举清阳”称为——补土派(4)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养阴派(三)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

7、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3.温病理论的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温热病篇》清代·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薛己、张介宾、赵献可等创立“命门学说”4.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丰富了瘀血治疗的内容。(四)近现代时期收集整理时期,坎坷进步中孕育着新的腾飞: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结合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学。1.民国扼杀中医2.中医院校、科研机构的设立3.中西医结合4.国际交流加速,国外逐步接受中医药15中医

8、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概念: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亦密切联系,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内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