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ppt课件

婴儿心理ppt课件

ID:19858451

大小:683.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07

婴儿心理ppt课件_第1页
婴儿心理ppt课件_第2页
婴儿心理ppt课件_第3页
婴儿心理ppt课件_第4页
婴儿心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儿心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婴儿心理的发展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 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四、婴儿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发展 五、婴儿言语的发展 六、婴儿气质 七、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八、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婴儿心理发展的总特点 ①开始学会人类特有的动作,开始按照人类的行动方式进行活动; ②感知觉迅速发展,初步具备各种心理过程; ③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④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⑤个性特征的初步萌芽(自我意识的发生)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㈠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⒈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 手的抓握

2、动作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⒉独立行走㈡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⒈从整体向分化发展; ⒉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⒊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婴儿动作发展的方向和顺序的三原则 ①头尾原则(从头到脚) ②近远原则(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③大小原则(从大的活动向特殊活动发展,从大肌肉运动向精细动作发展)三、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㈠对婴儿感知觉能力的认识 ⒈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于是惊呼“新生儿并非新手”。 ⒉评定一个个体是否具有某种感知能力,应解

3、决两个问题: 其一,个体能否察觉当前存在的客体或剌激源; 其二,个体能否区别物理上的不同剌激源。这需要具有相应的研究方法。⒊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paradigm)、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lookingparadigm)等都是揭示婴儿感知能力的关键性研究方法。⑴习惯化范式(P162)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剌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

4、称为习惯化范式。㈡婴儿感知觉的发展(P156-159) ⒈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探索世界的视觉手段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通过范兹(RobertFantz)的剌激偏爱程序的创新,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剌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剌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⒉婴儿听觉的发展据研究,新生儿甚至胎儿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声音感受能力。婴儿早期对声音的感知和辨别主要表现在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对语音的辨别上。新生儿

5、对听起来更像人们说话的音高和频率的声音颇为敏感;刚出生几个小时就表现出对声音的粗略定位能力,他们能够将头转向声源方向,到4个月时声音定位才较为准确;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表现出了对许多种语言的语音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会发生调整;新生儿的听觉阈限个别差异很大。⒊婴儿肤觉的发展刚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适应环境的一个关键;婴儿早期就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触觉在3岁前儿童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⒋婴儿味觉和嗅觉的发展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成4种基

6、本味道作出反应。这表明他们已具有了辨别能力。⒌婴儿知觉的发展①形状知觉 通过习惯化研究说明3个月的婴儿已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形状知觉研究还表明,幼小婴儿就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他们偏爱一定程度的复杂的世界、信息量多的图形和对他们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某些形状,不喜欢没有图案的模式。 ②深度知觉 吉布森(E.J.Gibson)等通过视觉悬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③方位知觉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通常,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

7、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经典实验:视觉悬崖沃克和吉布森(Walk&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

8、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④时间知觉时间具有非直观性,没有看得见的形式,也没有相应的感觉器官。对时间的感知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所以,在五六岁以前儿童的时间知觉不稳定,不准确,也不会使用时间标尺。7岁开始发展时间知觉。小学阶段是时间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婴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