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郭丹课件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

ID:19863278

大小:3.47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7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_第1页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_第2页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_第3页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_第4页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血管瘤郭丹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良性肿瘤的84%。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5倍。多见于30—60岁。病理: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海绵状结构。偶尔肿瘤内有血栓形成和发生钙化。临床表现:临床上无任何症状,偶尔在体检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破裂可引起出血。以肝中静脉所在纵行平面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以肝左静脉为界将左半肝纵行分为左内与左外叶,而左外叶以门静脉左支为界水平分为上下两段以肝右静脉纵向、门静脉右支横向将肝右叶分为上下前后四段而肝尾叶为单独

2、的一段S1为尾状叶S2为左外叶上段S2为左外叶上段S2为左外叶上段S3为左外叶下段S4a为左内叶上部S4b为左内叶下部S5为右前叶下段S6为右后叶下段S7为右后叶上段S8为右前叶上段1、CT平扫: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肿块.2、CT增强扫描:动脉期在快速注入对比剂后20—30s内扫描获得的动脉期,可见肿块边缘出现散在斑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接近同层强化的大血管密度。门静脉期:注入对比剂后50-60s扫描获得门静脉期。散在的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平衡期:数分钟后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但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

3、强化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3、MRI:T1圆形或边缘分叶的类圆形的均匀低信号肿块。T2加重T2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临床上称为“灯泡”征。鉴别诊断需与多血供的肝细胞癌和转移癌鉴别,后两种肿瘤出现早期明显强化,但持续时间多较短,多数都在门静脉期出现明显消退,接近平扫密度。1、动脉期:早期强化。2、门静脉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3、平衡期:强化程度继续下降。“快显快出”血供丰富有的类似肝血管瘤,部分转移瘤增强后出现“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央低密度坏死

4、。周围有一圆环形强化影,其外侧又有一圆形低密度影-纤维化形成。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