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

ID:19864599

大小:995.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0-07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_第1页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_第2页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_第3页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_第4页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肺脑复苏—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规范心肺复苏的意义?室颤所致心跳骤停(SCA-VF),若立即实行CPR,可增加生存率2-3倍,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存率下降7%-10%。SCA-VF的患者,早期CPR加3-5分钟内电击除颤,生存率增加49%-75%,从发病到除颤,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3%-4%。只有三分之一的SCA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冠状动脉疾病一直是美国首位死亡病因,每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1200万,约有50万以上的患者死亡。约有52%的AMI死亡发生于院外,大多数在症状发生后4h内死亡。3心肺复苏(CPR)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症部刘新桥4一、猝死的定义及原因(

2、一)猝死的定义与任何其他医学问题一样,对心脏性猝死的处理有赖于明确其定义或了解最易引起其发生的疾病过程。但目前对猝死所下的定义尚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为:从疾病发作或损伤开始后24h内死亡者称为猝死。然而心脏病所致的死亡往往发生在症状发作后的即刻或1h内,因此对于冠心病所引起的猝死,更为实用的定义是指在症状出现后1h内的死亡。5一、猝死的定义及原因(二)猝死的原因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引起的相对比较少见,其中缺血导致的窦性静止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中比较常见的。猝死的其他原因有原发性呼吸

3、停顿,电机械分离(虽然存在持续性电活动但缺乏有效的机械收缩)和急性机械性梗阻,如大块肺动脉栓塞,心脏瓣膜或大血管的破裂至心包填塞,心脏破裂等。但是,无论心脏停止的原因如何,开始采取的措施都是一样的。6猝死与时间20余个国家:CA发生率:36-128/10万/年随年龄增加,男多于女75%在症状发作1小时内75%死于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差别很大,从10%到90%。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复苏开始时间越晚、复苏成功率越低,而原发性室颤病人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抢救成功率是非常高的。院外室颤患者复苏成功率一般都低于40%。*在院外复苏存活率1.4%(纽约)在院内复

4、苏存活率5-35%我院06年CPR(55例)成功率70%(39)出院转科40%(16)7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1.基本生命支持阶段(BLS)是初步生命急救,此阶段主要是现场急救,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和开放气道(airway),人工通气(breathing)和人工循环(circulation)。简称为ABCD(D:评估、AED)。2.高级生命支持阶段(ALS)是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恢复和保持自主呼吸和心跳;包括建立静脉通路,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电监护,电除颤和电起搏等。3.延长生命支持阶段(PLS)此阶段主要是保护大脑,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

5、预防。8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对非专业人员是指以下内容:给人工呼吸并评价患者的正常呼吸、咳嗽情况,以及对急救通气后的运动反应。对专业急救人员,检查循环体征时,要一方面检查颈动脉搏动,一方面观察呼吸、咳嗽和运动情况,专业人员能鉴别正常呼吸、濒死呼吸。评价时间不要超过10秒,如果不能肯定是否有循环,则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9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在喉节旁开2~3cm。单侧触摸、力度适中、时间<5秒。10当心脏有效收缩停止即认为心跳骤停。不能因为心电监护显示仍有一定的心率。就不是心跳骤停而错过抢救时机。尤其要注意,呼吸停止数十秒内心跳就可停止。而心跳

6、骤停30s内呼吸就可停止。由于二者联系密切,故多称之为呼吸心跳骤停。11基本生命支持(一)开放气道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要尽可能平卧于硬板床上,头不能高于胸部水平。在医院内抢救,要脱去患者的上衣,以免妨碍进一步的抢救。一旦明确患者发生心搏停止时,应迅速建立一个通畅的呼吸通路。防止舌和咽阻塞气道,还应直接观察咽部的变化,确定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开放气道的方法:仰头提颏法。121314基本生命支持BLS(二)人工呼吸1.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向肺部供氧措施。正确方法是使气道通畅,用放在患者额部手的拇指和食指将鼻孔夹闭,防止吹入的气体从鼻孔漏出

7、。(深吸气后)紧贴患者口唇,口对口将气吹入。每次吹入约500一600ml,要看到胸廓的上抬,每次吹气时间>1s。通气速度应当在8-12次/min左右,每按压胸部30次,吹气2次。(单人)除口对口,还可口对鼻、口对球囊面罩装置等方法。151617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是一个临时措施(吸入氧16-18%),对于长时间的心肺复苏,则达不到动脉血氧合的标准。因此,当初始处理未能复苏成功时,应给予面罩给氧通气或气管插管以获足够的氧气供应。简易呼吸器(BVM)与气管插管在心脏停搏时效果的对照研究。院前急救医师认为二者同样安全有效。(2005指南)基本生命支持BLS1

8、8一项研究:医务人员救治心脏停搏者,通气过多,院内研究表明在有高级气道的心脏停搏患者抢救中,行CPR时有通气过度现象。动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