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次课2学时

第9次课2学时

ID:19870400

大小:1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7

第9次课2学时_第1页
第9次课2学时_第2页
第9次课2学时_第3页
第9次课2学时_第4页
第9次课2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次课2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第9次课2学时上次课复习:1.维持三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2.结构域与亚基;别构蛋白质;别构效应;协同效应;同促效应;异促效应;波尔效应;3.球状蛋白结构特点?疏水侧链和亲水侧链的分布?4.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结构?各有几个氧结合位?与氧结合的铁是2价还是3价?与氧亲和力有无差别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 蛋白质 第六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教学要求:1.掌握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变性;光谱性质;颜色反应2.掌握蛋白质沉淀的因素;变性因素;变性蛋白质特点;3.掌握几种蛋白质分离纯化步骤、方法及原理。等电点沉淀;盐析;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重点:蛋白质变性;变性剂SDS和尿素;盐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的原理。难点: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几种蛋白质分离纯化原理。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与PowerPoint演示相结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复习:5分第六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一、蛋白质的性质(30)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0)三、蛋白质的分离纯化(30)四、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10)小结:5分课后作业①蛋白质的等电点?酸碱性质?蛋白质紫外吸收?②维持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③使蛋白质沉淀因素有?其原理?哪些方法可

3、获得不变性的沉淀蛋白质?④蛋白质变性与复性?常用变性剂?变性蛋白有何特点?⑤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筛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⑥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盐析的原理?⑦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步骤?常用的分离方法及各自原理?⑧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其原理?317页书后习题:1,5,6,7,8,9,10参考资料《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中文版  王镜岩等译《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纪盛等《蛋白质分子基础》高教出版社 第二版 陶慰孙等第6页共6页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第六节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离、纯化 290页

4、l蛋白质的性质l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l蛋白质的分离纯化l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一、蛋白质的性质l酸碱性质l胶体性质l沉淀作用l变性作用与复性作用l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酸碱性质节291页1.两性解离-----多价离子2.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表7-2、7-33.蛋白质等离子点:在没有其它盐类干扰时,蛋白质质子供体基团解离出来的质子数与质子受体基团结合的质子数相等时的pH称为。它是蛋白质的一个特征常数。4.蛋白质电泳-----用于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299页1.蛋白质溶液是胶体溶液(分散相质点:1-100nm)2

5、.维持蛋白质的胶体系统稳定的因素①1-100nm大小的质点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②某一pH下质点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构成双电层③质点能与溶剂(水)形成水化层,相互间不易靠拢。(三)蛋白质的沉淀Ø当改变稳定蛋白质胶体溶液的条件时,稳定性就被破坏,蛋白质分子相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作用。Ø可逆沉淀与不可逆沉淀沉淀蛋白质的方法Ø等电点沉淀(可逆,不变性)强酸碱沉淀(不可逆):Ø蛋白质的盐析(可逆,不变性):Ø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可逆或不可逆):乙醇、丙酮或甲醇。Ø重金属盐和生物碱剂沉淀蛋白质(变性)Hg2+、Ag2+单宁酸、苦味酸。Ø加热沉淀蛋白

6、质(变性):(四)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233页 1.蛋白质变性作用:Ø可逆变性:三、四级结构被破坏。Ø不可逆变性:二、三、四均被破坏。第6页共6页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Ø蛋白质只有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才倾向于稳定。温和条件指的是:温度为0℃~40℃,        pH范围为5.5~9.0,        没有有机溶剂。2.蛋白质的复性Ø不是所有的变性蛋白都能复性。大部分蛋白质变性后不能恢复其原有的各种性质Ø复性后的蛋白质多数不能完全恢复活力。3.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Ø物理因素有高温、高压、超声波、剧烈振荡、搅拌、X射线和紫外线等;Ø化学因素强酸、强碱、尿素、胍、去污剂

7、、重金属盐(Hg2+、Ag+、Pb2+等)、三氯乙酸、浓乙醇等都能蛋白质变性。4.常用的变性剂①尿素:与多肽主链竞争氢键;增加非极性侧链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降低疏水相互作用。8mol/L尿素②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SDS)Ø破坏蛋白质分子内的疏水相互作用,使非极性基团暴露于介质中。并可以负离子形式与松散的肽链结合。5.变性蛋白质的特点①生物活性丧失:②某些物理化学性质改变:l易与相应的试剂起化学反应;l溶解度降低,易形成沉淀析出;l结晶能力丧失;l分子不对称性加大;l粘度增加;l紫外吸收光谱有所改变;l肽键易被酶水解和消化。(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