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新—医学课件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

ID:19874213

大小:5.05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0-07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_第1页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_第2页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_第3页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_第4页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狂犬病新—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狂犬病健康评估教研室概述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本病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达100%。临床表现以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为特征。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传》上已有记载。公元前322年,Aristotle认识到人狂犬病与动物狂犬病的关系。1804年,Zink第一次证明狂犬唾液有传染性。19世纪80年代,Pasteur等研制出狂犬疫苗。1903年,Negri发现Negri(尼基)小体,使该病的快速镜检诊断成为可能。概 述全世界均有狂犬病的报道。据WHO

2、估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5万多人。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概 述病原学病原学狂犬病毒形似子弹,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拉沙病毒属。属核糖核酸型的弹状病毒,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蛋白质衣壳,表面有脂蛋白和糖蛋白包膜。狂犬病病毒示意图狂犬病毒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A.Negribody.尼基小体B.NoticetheabundantRNPintheinclusion.包涵体内大量核糖核蛋白C.Buddingrabiesv

3、irus.排出狂犬病病毒Negri小体脑细胞中狂犬病病毒电镜照片,放大64000倍。环绕在光滑灰色圆圈周围的子弹样颗粒就是狂犬病病毒圆圈是尼氏小体病原学从病人和病兽体内分离的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株。街毒株经多次在兔脑内传代后成为固定毒,其毒力减弱,对人和犬失去致病力,因其仍保留抗原性,故可供制备疫苗之用。病原学豚鼠接种能分离病毒,也能用地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等细胞株增殖、传代。野毒株的特点为致病力强,自脑外途径接种后,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繁殖,潜伏期较长。病原学狂犬病毒含有五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

4、)。病毒易为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灭活,加热56℃30分钟或100℃2分钟可灭活。但耐低温,-70℃或冻干置0~4℃中能存活数年。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的约占80%~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等温血动物。狂犬病毒可被貌似“健康”的动物所携带。一般认为狂犬病人很少感染他人。狼狐犬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人狂犬病主要通过病兽咬伤、抓伤、舔伤人体的皮肤和粘膜而入侵体内,也可由带病毒唾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而感染。狂犬、病猫、病狼等动物的

5、唾液中含病毒量较大,于发病前3~5天即具传染性。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偶尔可见剥病兽皮进食被病毒污染的肉类吸入蝙蝠洞穴中含病毒的气溶胶而发病。流行病学(三)易感人群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患者男多于女,农民>学生>儿童>工人。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0%~20%。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咬伤部位:如头、面、颈和手指、会阴部粘膜等末梢神经分布丰富部位因潜伏期短易发病;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或被同一狂犬先咬伤者较后咬伤者的发病机会多。咬伤后是否发病的有关因素局部处理情况:按要求、及时严格处理伤口者的发病率低。衣着厚受染机会少。注

6、射狂犬疫苗:及时全程足量注射者,发病率低。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易发病。咬伤后是否发病的有关因素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主要通过神经逆行性向中枢传播,一般不入血。发病机制狂犬病毒致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侵入末梢神经:病毒先在局部伤口附近的横纹肌细胞内小量增殖,通过和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不短于72小时,最长可达1~2周。发病机制②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神经的轴索呈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以每小时3mm速度(5cm/d),缓慢复制,至脊髓的背根神

7、经节后,再大量繁殖,然后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波及整个CNS。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发病机制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组织扩散,侵入各器官组织,导致唾液腺、肾上腺、肝肾、心脏感染。唾液腺病毒含量最多,病毒在唾液中大量增殖并随之排出体外。发病机制迷走、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致吞咽肌及呼吸肌痉挛,可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猝死)。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狗或猫等动物咬伤史;如病人有

8、咬伤史应询问是否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预防接种等情况。询问病人有无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