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

ID:19876140

大小:99.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07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_第1页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_第2页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_第3页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_第4页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间质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肠间质瘤(GIST)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来历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不是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1962年Stout“胃的奇异型平滑肌瘤”1969年WHO将其归为上皮样平滑肌瘤1983年Mazur和Clark,“胃肠间质瘤”近5年,明确c-kit分子机制,强调GIST临床重要性,真正独立定义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以往多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多于平滑肌瘤,后者又多于雪旺细胞瘤GIST流行病学GIST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每年发病率为2/10万发

2、病人群在60-80岁,无性别差异食道到肛管均可发生,甚至网膜、系膜胃部占60-70%,小肠占20-30%,大肠<5%,其它部位(食管、网膜、肠系膜)不足5%GIST临床表现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腹部隐痛不适,大约1/3的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出血50%-70%的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少见症状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恶心、肠梗阻及阻塞性黄疸GIST播散转移大肿块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如:胰腺或肝脏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腹腔种植血行转移--肝脏最常见,其次为肺、骨肝脏转移瘤GIST组织病理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织细胞构成因肿瘤部位不同而不同GIS

3、T分化及良恶性核分裂相是分化程度主要的标准:>10/10HPF——低分化,1-5/10HPF——高分化,介于其间——中分化良恶性可分为三类:(1)恶性转移,或浸润到邻近脏器(2)潜在恶性>5.5cm、肿瘤坏死、核异型性明显、细胞丰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或腺泡状(3)良性GIST良恶性GIST中恶性10%-30%潜在恶性占70%-90%潜在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恶性所以,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c-KIT与胃肠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的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c-kit是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

4、受体,几乎所有的Cajal细胞都表达c-kit(CD117)基因的突变刺激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和抗凋亡信号的失控,有利于肿瘤的恶性克隆c-KIT是GIST的特征性标记物GIST的c-kit基因突变率>85%,主要见于恶性GISTCD34在70%-80%的GIST中呈阳性表达肌源性或神经源性免疫标记表达均很低CD34、c-KIT二者联合检测,并联系病理形态学即可确诊GIST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手段良性GIST行局部切除,消化道重建但是,没有这正意义的良性不能确定的恶性潜能术后严密随访手术治疗原则无瘤操作,整块切除彻底切除肉眼肿瘤和周围2cm周围正常组织——根

5、治性切除北大医院恶性直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00%,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率为50%手术治疗原则不作联合脏器切除不作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转移应争取行根治性再次手术在Sloan-Kettering纪念癌症中心,200例GIST患者中,83%的患者(80/93例)可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54%术式胃间质瘤行胃部分切除甚至全胃切除十二指肠的肿瘤局部切除、Whipple手术小肠、结肠间质瘤行肠切除肠吻合直肠间质瘤Mile’s或Dixon辅助放疗辅助性放疗收效甚微,只对胃或直肠GIST手术切缘阳性者进行放疗姑息性放疗有时用于转移灶的止痛性照射Crosb

6、y等对10例转移的小肠GIST进行放疗,6例通过放疗得到了局部控制辅助化疗常规化疗的效果差化疗药物的单药有效率都<10%Mayo医院报告,DTIC+MMC+ADM+PDD化疗,同时用集落刺激因子支持,客观有效率达67%有远处或腹膜转移者,辅助化疗可能无益腹腔灌注化疗腹膜有复发转移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化疗药物可选用阿霉素和顺铂Eilber等单药腹腔灌注54例,共进行4-6个疗程;腹膜复发率(48%)明显降低(70-90%),生存期由8个月延长到21个月介入治疗GIST是富血管肿瘤,肝转移瘤进行肝动脉栓塞术或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液碘油、明胶海绵、聚乙

7、烯乙醇颗粒混匀后栓塞肝动脉,之后灌注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或长春瑞滨,效果明显优于全身化疗常规治疗小结治疗模式主要依赖于手术术后难免复发,85%化疗有效率5%放疗有效率<5%腹腔灌注化疗和TACE效果也不尽人意生物靶向治疗GIST治疗的革命分子基础c-kit基因突变导致了KIT酪氨酸激酶的活化,是GIST形成进展关键步骤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GIST治疗的革命性格列卫——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肿瘤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格列卫(GleevecorGlivec)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分

8、子起因设计首先由Joensuu等2001年报道格列卫治疗GIST疗效突出2002年2月1日被FDA批准增加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