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

我们的中华文化

ID:19880774

大小:10.0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10-07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1页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2页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3页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4页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们的中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北京奥运宣传片参看视频与图片,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授课人:于萍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政治组1、知识: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知道源远流长的原因2、理解:能够通过资料理解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没有中断的文明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学生爱我中华的民族感情;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新课标源远流长第1组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古巴比伦城遗址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古罗马文化古埃及遗址以上的古老文明现在如何?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2、但都因历史的中断而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一)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殷周铜文化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美国的路易斯·亨利·摩尔根隶书楷书行书金文草书篆书甲骨文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钟鼎文大篆寿寿寿寿寿二十五史是史学的宝贵典籍,是有历代著名历史学家精心编写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了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3、和有关历史事件。(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辉煌历程源远流长文字史书典籍见证知识点一(地位)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清朝宋元

4、明隋唐汉朝秦朝春秋战国殷周产生深刻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独尊儒术全盛时代宋明理学面临工业文明冲击教师点拨1教师点拨2重点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③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河北赵州桥雷峰塔杭州灵隐寺嘉兴烟雨楼承德避暑山庄湖南湘西凤凰古城黄鹤楼戚继光牌坊中华文化之建筑篇商周四羊尊欧阳修——无酒不成文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煮酒论英雄中华文化之酒文化篇功夫茶茶具中华文化之茶文化

5、篇越剧《红楼梦》京剧话剧黄梅戏中华文化之戏剧篇太极拳咏春拳李小龙书法绘画中华文化之艺术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古代天文仪器-日晷古代四大发明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吴承恩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华文化之文学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实验中国·文化记忆》京剧、昆剧、川剧、越剧、秦腔,当中国五大传统剧种联袂颠覆传统戏曲。第4组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上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园林艺术无与伦比:苏州园林1、文学艺术丰富绚丽2、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

6、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3、精致淡雅的水乡文化与边陲山寨的滇黔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吴越文化滇黔文化荆楚文化朝鲜族高山族哈萨克族独龙族白族保安族黎族傣族4、民族文化绚烂多彩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富有魅力的古典戏曲;不可思议的中华气功;手到病除的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意蕴丰富的书法艺术……

7、知识点二独特性博大精深民族性教师点拨3区域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课堂小结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包容性(重点)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反馈检测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56个星座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

8、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BA3.(08江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历史,向人们展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