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

ID:19891911

大小:9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7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全套课件第七章 临床其他心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临床其他心理问题第一节概述睡眠(sleep)是有机体周期性地静息的生理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过程,也是反映心身健康的重要指标。利用脑电图、肌电图和眼动电图的连续描记技术表明,睡眠不是简单觉醒状态的终结,而是不同心理生理现象往复循环的主动过程,在睡眠过程中,仍有心理活动。一、睡眠概述(一)正常睡眠1.睡眠节律根据人在睡眠过程中脑电图、眼动电图及肌电图的变化特征,将人类睡眠分为本质不同的两个时相: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1)慢波睡眠(slowwavesleep,SWS)又称非快动眼睡眠(NREM)。此时相没有快速的眼球运动,全身肌肉张力下降,但仍保

2、持一定的张力。脑电图随睡眠程度的加深逐渐变慢,根据脑电图变化特点,又可将慢波睡眠区分为4个期。S1期:浅睡期。此期持续0.5~7分钟,对外界刺激仍有反应,有躯体麻木、颤动和浮沉感等,仍有思维活动,醒后可以回忆;S2期:中度睡眠期。此时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也没有可以回忆的精神活动;S3期:深睡过度期。为S2向S4的过渡阶段,进入较深的睡眠状态;S4期:深睡期。此时没有眼球运动和肌肉活动,睡眠很深。在此期间,虽然肌肉松弛,但躯体运动并不消失,一般平均每20分钟有一次较大的姿势调整。慢波睡眠期间,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增加等;S4

3、期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2)快波睡眠(fastwavesleep,FWS)又称有梦睡眠。此期较慢波睡眠更为深沉,但脑电活动却与清醒时相似,所以也叫异相睡眠;此期眼球出现水平快速移动,所以又称快动眼睡眠(REM)。此期眼电活动显著增强,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肌张力进一步减弱,肌肉完全松弛,肌电明显减弱,有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而不规则、胃肠运动停止等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所以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和心绞痛的发作易在此期出现。从唤醒阈值来看,REM睡眠时的觉醒阈值较S1期睡眠高,介于S2、S3期睡眠之间,S4期觉醒阈值最高。2.睡眠的周期人在入睡后,一般首

4、先进入慢波睡眠,再转入快波睡眠,然后两种睡眠状态交替和循环直至觉醒。从一次快波睡眠到下一次快波睡眠为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平均时间为90分钟。在睡眠周期中,快波睡眠持续时间不等,入睡后第一次出现的快波睡眠持续时间比较短,约5~10分钟,在以后各周期中逐渐延长,最长可达30分钟。相反,慢波睡眠的S3、S4期在睡眠的前1/3占优势,但在睡眠的后1/3即早晨的睡眠中往往完全缺如。3.睡眠的需要量睡眠虽然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但也有一定限度。人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与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有关。年龄是决定睡眠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睡眠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新

5、生儿每天有18~22小时处于睡眠中,1~3岁的幼儿需要睡眠14小时左右,青春期睡眠时间逐渐接近成年人需睡眠7.5小时左右,而到了老年睡眠时间将进一步减少。慢波睡眠的时间也随着年龄而变,20岁以后慢波睡眠开始减少,到老年迅速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快波睡眠的时间在3-6岁的幼儿约占总睡眠时间的1/3,成年人均占有1/5~1/4,超过65岁的老年人约占1/5。每个人具体需要的睡眠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成年人中,有的人每24小时只睡3、5个小时,白天照常精力充沛地工作和学习;而另一些人却要睡8、9个甚至10个小时才能保证白天的功能活动,均属正常

6、。(二)睡眠剥夺的研究睡眠剥夺(sleepdeprivation)实验研究可以反映睡眠的功能及睡眠不足可能对人产生的后果。睡眠剥夺有三种形式:全部睡眠剥夺、选择性睡眠剥夺、部分睡眠剥夺。全部睡眠剥夺是在较长时间内不允许受试者睡眠;选择性睡眠剥夺,是选择性地剥夺受试者某一时相的睡眠;而部分睡眠剥夺,是剥夺受试者部分的睡眠,如剥夺前半夜或后半夜的睡眠。研究表明,受试者连续48小时不睡觉,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警觉性下降等表现,而脑的高级功能不造成明显损害;持续60小时以上不睡,会出现疲乏无力,头痛,头胀,皮肤针刺感,读、写、思考困难,易激惹,行为杂乱无序等表现;72

7、小时以上持续不睡眠的受试者会出现错觉和幻觉,走路形同醉汉,情感淡漠,嗜睡现象越来越重,部分病人出现妄想,会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当持续100小时以上不睡时,受试已经无法完成脑力工作,嗜睡极严重。连续几天选择性地剥夺快波睡眠节律,受试者会变得情绪不稳定、冲动、焦虑、兴奋性较高而且多动。动物实验发现活动增多、食欲和性欲亢进现象。在睡眠剥夺以后的睡眠恢复夜晚会出现补偿性的“返回”现象。全部睡眠剥夺者,首先恢复的是慢波睡眠节律,第一夜睡眠以慢波节律为住,第二夜才以快波睡眠为主;而剥夺快波睡眠后恢复正常睡眠的夜晚,出现快波睡眠的潜伏期缩短、次数增加的现象。人类具有惊

8、人的恢复能力,即使200多个小时的睡眠剥夺,只要一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