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绦虫—医学课件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

ID:19898892

大小:14.5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07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_第1页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_第2页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_第3页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_第4页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肉绦虫—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链状带绦虫Taeniasolium我国古代医籍中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一起称为寸白虫或白虫。历史悠久,公元217年,《金匮要略》中即有关于白虫的记载。一.形态成虫头节:顶突,小钩,四个吸盘颈部:有生发细胞链体幼节成节孕节2、虫卵:3、猪囊尾蚴:“米猪肉”,“豆猪肉”成虫(人--小肠)猪吞食六钩蚴(猪--小肠)血液或淋巴人食入人食入六钩蚴(人--小肠)囊尾蚴(人--组织)孕节(虫卵)囊尾蚴(猪--组织)感染阶段感染阶段生活史血液循环10周2-3个月3-5年2-3月人作为终宿主,感染阶段:幼虫(囊尾蚴)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感染阶段:虫卵。幼虫囊尾

2、蚴病或囊虫病猪带绦虫病虫卵成虫生活史总结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脱落的孕节/(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幼虫(囊尾蚴)寄生于猪的组织内,也可寄生于人的组织内。感染阶段有两个:虫卵、囊尾蚴(食入虫卵在体内寄生的是囊尾蚴期,食入囊尾蚴在体内寄生的是成虫期)。人体囊尾蚴感染者多为自体感染。三、致病一、致病机制1、成虫致病机械性损伤肠粘膜:吸盘、顶突、小钩和体壁表面的微毛;分泌物、排泄物等致超敏反应。2、幼虫致病机械性作用破坏局部组织、压迫周围器官和阻塞管腔等占位性病变;虫体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免疫病理损害。1、成虫致病----猪肉绦虫病一般较轻微,粪便中发

3、现节片是患者求医的常见原因。少数有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少数有肠穿孔、肠梗阻。2、幼虫致病----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的肌肉、皮下组织、脑和眼,其次为心、舌、口、肝、肺、腹膜等部位。二、临床表现(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形成结节,以躯干和头部较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cm,硬如软骨,与皮下组织无粘连,无压痛,无炎症反应。人体囊尾蚴病依其主要寄生部位分为三类:(2)脑囊尾蚴病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和精神症状是其三大主要症状,以癫痫发作最多见。临床分型:癫痫型、脑实质型、蛛网膜下腔型、脑室型、混

4、合型和亚临床型,以癫痫型为多见。(3)眼囊尾蚴病可寄生于眼的任何部位,通常累及单眼,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虫体存活时患者尚能忍受,虫体死亡可产生强烈刺激,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其它囊尾蚴病:猪带绦虫病的诊断粪便中查虫卵、查孕节、实验性驱虫。四、诊断了解有无吃过“米猪肉”史,有无排节片史。囊尾蚴病的诊断皮下肌肉型囊尾蚴病:皮下结节活检。眼型囊尾蚴病:眼底镜检查。脑型囊尾蚴病:影像仪器检查、免疫学试验。五、流行一、分布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欧洲、中南美国家及亚洲的印度等国。分布于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主

5、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南地区。二、感染囊尾蚴的方式感染虫卵的方式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猪饲养不当及人粪管理不善造成猪的感染;居民有爱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的习惯。猪囊尾蚴感染或流行原因:误食猪带绦虫卵或自体感染。三、流行现状及因素猪肉绦虫病:囊尾蚴病:手术摘除,特殊部位药物治疗1、治疗病人2、管理厕所、猪圈3、注意个人卫生4、加强肉类检查牛带绦虫槟榔,南瓜子合剂疗法六、防治驱虫注意事项:1.驱虫前一天晚上禁食。2.排虫时温水坐浴。3.排虫后寻查头节。4.驱虫后3-4月未发现排节片,视为治愈。1、成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